返回顶部

巴州区3个村打造电商平台助农致富

www.scol.com.cn  (2018-05-09 15:53:25)  来源:巴中日报  
编辑:高启龙  

    近年来,巴中市大力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打破传统农业产业发展瓶颈,将优质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外销,盘活乡村市场,帮助老百姓增收致富。

  近日,记者前往巴州区化成镇长滩河村、大和乡界牌村、水宁寺镇枇杷村,探访当地如何将“山货”变成村民吸金的“宝贝”,销往全国各地,助农增收致富。

  坐标1:化成镇长滩河村“
  有了电商平台,就不愁销路了”

  3年前,化成镇长滩河村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两山夹一沟,土地贫瘠,十年九旱,人畜饮水困难。“过去,全村只有一条宽3.5米的‘泥巴路’通往村外,车进不来,村民出行也很困难。”长滩河村村支书杨秀春说,全村8个社385户1245人,几乎全靠务农和外出务工为生。

  如今,一条宽敞整洁的水泥路直达长滩河村聚居点,村子呈现一幅村美、人乐、产业兴的景象。2017年4月,长滩河村引进四川电村农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600亩,种植桃树600亩、李子树700亩、核桃树300亩,同时在林下套种菊花、芍药、丹参等巴药材,并放养土鸡。

  2017年7月,长滩河村成立电商便民服务中心,帮助当地群众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带来了实惠。“老百姓家里的土鸡蛋、大米、腊肉、核桃、黄花等农副产品,以前需要走好几十里山路才能卖出去。现在通过电商便民服务中心提供的销售平台,他们在门口就可以销售农产品。”长滩河村第一书记李润生说,去年年末,产业园区里的菊花丰收,通过电商平台卖了10万余元。今年7月,果园的桃子、李子就要投产了,有了电商平台,就不愁销路了。

  坐标2:大和乡界牌村“
  给传统手工食品插上‘电商’的翅膀”

  每年春季,是巴州区大和乡界牌村村民王秀兰最忙的时候。她要趁着好天气,到田埂、山坡上寻找一种野菜——野葱子,作为自制豆瓣酱必不可少的一种辅料。随着电商进村,做了一辈子豆瓣酱的王秀兰,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做的豆瓣酱可以远销全国各地。

  勤劳质朴的界牌村人,祖祖辈辈保留着制作传统手工食品的习俗,豆瓣酱、敷辣子、黄豆豆豉、豆干……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给予了界牌村更多的馈赠,野生菌、野菜、青梅、拐枣……提起这些山货,土生土长的界牌村人何九江如数家珍。大学毕业后,何九江在成都市温江区从事产品加工业,对家乡传统手工食品一直很怀念。他时常思考,如果能将这些独具美味的传统手工食品插上“电商”的翅膀,“飞”出大巴山,无论人们身处何地,都能品尝家乡味道。

  2016年6月,何九江回到界牌村,通过“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了巴中市优土农发展有限公司,与村里18户农户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农户负责传统食品的加工制作,公司以高出市场价收购,然后通过“优土农”线上平台销售,村民们足不出户就能把自家农产品卖出去。

  坐标3:水宁寺镇枇杷村“
  为买卖双方搭建互动沟通的桥梁”

  5月初,在巴州区水宁寺镇枇杷村的果园里,大片大片的枇杷树的枝头上已经挂满了黄灿灿的果子。“以今年的长势看,应该有个好收成。”枇杷村村主任陈斌说,自从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以来,大力发展枇杷树、李子树、桃树和核桃树种植,同时在林下套种白芍等巴药材。其中,700余亩的枇杷产业带,成为村里的一大特色产业,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

  2016年3月,枇杷村成立电商服务站以来,开通了全方位收付款系统、亲情视频、话费水电费充值、车票车险代购、网上直接申报贷款等业务,具备产品展示展销、线上线下全域网购交易便民服务功能,通过本地化、多元化、高质量同城服务,为买卖双方搭建互动沟通的桥梁。

  “今年枇杷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就已经有浙江的商人通过电商平台提前预订。相信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我们村的枇杷将销往更远的地方。”陈斌自信地说。实习生 杨佳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