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政协委员王飞:破解滞销难题  加快全市水果产业发展

2021-03-25 21:27:2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高启龙

       巴中频道 马小米

       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巴州区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因地制宜,宜果则果,大力提升特色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促进水果产业发展,全区常年种植水果7.5万亩,产量达4.5万吨。

      “虽然水果产业已经成为巴州区农户稳定增收的重要产业。但是每到了收获季节,果农但却常遭遇产品滞销的困境,加之受疫情影响,导致巴州区农产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销。” 3月23日上午,政协巴中市四届五次会议开幕,会前,巴中市政协委员、巴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飞整理了相关提案,他认为“滞销”是阻碍目前巴州区水果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那么,巴州区为何会存在丰产不丰收、供需双方不平衡的现象?

      王飞认为,其主要存在产业基础设施较差、技术队伍力量薄弱、农户生产管护淡化和产业化程度较低等问题。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水果产业的道路、电力、排灌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机械化耕作程度低,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产地预冷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王飞还告诉记者,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留守家里的大都是老人和儿童,劳动力严重缺乏,存在果地处于无人管护、防虫治病不及时、老果园管理不到位、不施放有机肥、病虫害严重等现象,水果生产管护仍停滞在粗放经营的管护模式,与此同时,从事水果生产的技术人员并不多,多数是半路出家,这些人群能力有限,很多水果栽培的新品种、新技术、新经验、新措施难以得到推广应用。

      针对产业化程度较低的问题,王飞补充道:“水果专业合作社所经营的果园面积占全区果园总面积的比例不到30%,没能发挥应有的引导和带头作用,水果流通、集散批发市场不足与水果规模不断扩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如何破解水果产业发展难题?对此,王飞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夯实基础设施,提升支撑能力。加大对连片规模开发果园基础设施支持力度,改善果园生产和生态条件,提高果园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同时,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精心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果园,由种植大户或业主来经营,精心管护,确保建设一片,成功一片。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技术培训。要引进果树技术人才,充实果树技术队伍。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出去参观,多学习外面的先进经验、技术,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机构,完善区和乡(镇)培训体系,建立轮训制度,提高果农的技术水平。

     三是推进产业化经营,做强水果产业。主要就是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市内外客商投资开发水果产业;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建立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含量现代化水果企业。同时,还应实行规模化经营,建立水果专业合作社,健全市、乡、村三级水果技术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合作社、协会在技术服务、信息交流、果品销售等方面的作用,逐步促进水果产业向集群化发展,进一步延伸水果产业链。

     四是增强品牌意识,创立知名品牌。以品牌扩大生产规模,以品牌开拓市场。扶持、鼓励开展区域性、规模化优势水果产品产地、品质、管理和环境认证,加强原产地产品保护等申请、注册和推广工作,打响品牌,促进生产发展产品流通。

     五是延伸产业链条,破解滞销难题。为打通水果滞销这个“瓶颈”,巴州区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将水果高效大量地进行加工,将水果制成果酒、果脯、果干、果罐头、蜜钱等多种成品同时销售。一方面有利于缓冲水果集中上市的压力,降低滞销风险,平衡市场供给,促进价格稳定;另一方面,水果产业链条的延长,也可提高水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还能够促进大量农民就地转移就业。虽然在新鲜食用上占比较大,但是把水果制成水果加工制品,也是水果消费的出路。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