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人社局依托“一园一村两基地”建设多元化解基层群众就业难题

2022-01-10 09:15:0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徐浩程

巴中频道 白川东

1月9日上午,巴中全市“基层群众充分就业”现场会在巴州区召开。据悉,此次会议旨在通过现场观摩,实地走访,总结巴州区人社局发挥人社职能、创新工作举措,助力基层建制村村民,特别是易地搬迁群众充分就业,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做法经验。

当天,来巴中全市人社系统的30余名参会干部职工深入巴州区巾字村、大和乡朱垭村,实地参观学习了巴州区人社局联动当地镇村两委,依托“一园一村两基地”建设(即:一个省五星级中药材产业园、一个充分就业示范村、一个村级劳务合作基地和一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建设),实现基层群众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就业的具体举措和成效。

探索“四一四多”机制 创建全市首个充分就业示范村

“草莓熟了,等你来采!”在巴州区巾字村中药材产业园,一排黑色草莓大棚旁的游客指示牌格外醒目。在指示牌的引导下,不少市民和孩子提着篮子穿梭在大棚内,享受着草莓采摘乐趣。

据悉,该中药材产业园核心区面积13500亩,有中药材、苗木、果蔬、餐饮、民俗等数十个不同区域,覆盖3个乡镇18个村(其中:脱贫村6个、脱贫人口3680人,易迁人口5760人)。通过“龙头企业+专合社+农户”模式,该园区现有农业龙头企业3家,专业合作社45个,家庭农场32个,种养大户26个,规模流转农户土地7600亩,农户土地入股新型经营主体5500亩。充分带动了2680余人就地就近就业(其中:脱贫人口1150余人,易迁人口1630余人)。该园区不仅被评为省五星级中药材产业园区,而且也是巴州区农旅结合的AAAA级景区。

“依托中药材产业园的多种业态实现村民就业,仅是巴州区人社局在巾字村实现充分就业具体举措之一”,据巴州区人社局局长李明志介绍,近年来,巴州区人社局始终把促就业、稳就业、保就业摆在人社工作最突出位置,在巾字村探索了“四一四多”机制(即:一园多业扩容量、一人多技强素质、一网多点促转移、一站多村优服务),有效化解了该村就业岗位容量不足、村民就业能力欠缺、富裕劳动外输路径和政策信息不畅等问题。

据统计,通过“四一四多”模式,该村先后回引返乡下乡企业52家入园,实现全村向市域外转移就业2550余人,就地就近就业990人(易地搬迁人口934人、脱贫人口444人),年人均收入2万余元。同时,该村也成为全市首个充分就业示范村。

探索“三位一体”模式 打造区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

“快来捡蛋啦,动作尽量轻点!”在仅临清江镇巾字村的大和乡朱垭村,40多岁的明文伍打开存栏量超过2万只的现代化蛋鸡养殖场大门,召集工人前往圈舍捡蛋装箱。看着一排排望不到头的鸡舍和白花花的鸡蛋,明文伍格外激动。

明文伍是近年来巴州区人社局和大和乡党委政府联动,成功回引的创业人士之一。2018年曾在北京创业开超市的明文伍在当地人社部门和乡镇党委提供的动员鼓舞下,毅然决定返乡创业,目前,他的家庭农场年产蛋540万枚近400吨,实现年产值300余万元,带动周边4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近年来,在巴州区人社局和大和乡的牵头引领下,朱垭村通过“特色产业招引、浓烈乡情吸引、政策保障回引”三位一体方式,回引在外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17人,投资2300余万元,创办家庭农场8个、专业合作社6个、养殖场2个。同时,依托中药材产业园区,该村连片发展道地药材2000余亩果蔬1100余亩。据初步统计,该村回引企业实现年产值5000余万元,吸纳就地就近就业105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5人)。目前,朱垭村成功创建巴州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富之源”,据巴州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突出政策引领、产业带动、倾情服务“三项重点”,打好区域优势、人脉优势和亲情优势“三张王牌”,近三年,巴州区共回引返乡下乡创业农民工 2210人 ,创办100万元以上经济实体420家,带回资金8.5亿元,吸纳就业15000余人,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建立村级劳务合作社(基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浙江梦娜袜业,现需包装工80人,月薪6500元左右,联系人催经理;荣利服饰,现需检验员20人,月薪4500-8000元,联系人胡经理……”,在巴州区巾字村村部,村书记李国军正坐在挂牌成立不久的“聚力劳务专业合作社”办公室,一边梳理人社部门和辖区村级企业但劳务用工需求信息,一边从全村村级档案中筛选富余劳动力和就业意愿名单。

“基层村组属于信息传递末端,普遍面临着信息流通不畅、村民就业无门的困境”,据巴州区人社局初步统计,巴州区是劳务资源大区,全区劳动力有近17万人,如何依托“村级劳务合作社”这一桥梁纽带,实现基层群众高效率就业意义重大。

去年以来,巴州区人社局便在村一级积极探索建立 “一统三靶向”的劳务专业合作社模式(即:一统指“统筹统派”;三靶向:靶向抓信息收集、靶向抓提能培训、靶向抓转移输出)。目前,巾字村的村级劳务合作社法人由最了解全村情况的村书记担任,相关成员由村两委委员兼任,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配置、精细化台账、规范化运行、一体化服务”的劳务工作方式,多措并举服务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前期试运行,该村依托村级劳务合作社,将巴中全市人社系统56个域外劳务基地联络处、104个农民工服务站,以及全村企业和村民就业档案进行“无缝衔接”。如今,该村不仅常态化组织辖区富余劳动力到北京、浙江、重庆、成都等地实现“域外就业”;同时,还围绕当地村级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的组织本村及临近聚居点村民进行集中培训和“灵活分配”,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