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巴中:换个种法 山区农业劣势变优势

http://www.scol.com.cn  (2017-07-17 09:59:09)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高启龙  

□本报记者 庞峰伟 高启龙
  “生态农产品,好卖!”7月5日,巴中市平昌县青凤镇红宝村,玉鹿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奎正组织社员们将土鸡蛋、皮蛋、青翠李等装运上车,准备运往成都、重庆、上海等地销售。
  红宝村位于大巴山深处。两年前,村里还不通路,更无产业,村民主要种玉米、水稻等传统农作物,收入有限。在村民眼里,房前屋后的连绵青山是脱贫致富的桎梏。而在巴中,像红宝村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在脱贫攻坚中,巴中因地制宜组织村民“换个种法”挖潜力,曾经的劣势正转化为优势。


香米创品牌 万亩撂荒地复垦
  7月,正是南江县长赤镇翡翠米生长、管护的关键期,一块块标准农田里,农户、农技员忙得不亦乐乎。
  “翡翠米不比泰国香米差。”长赤翡翠米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绍国告诉记者,翡翠米品优质好,不仅卖到北京、上海、广东的大超市里,还出口到国外。
  “这里虽然山高路远,但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生产翡翠米最大的优势,确保了产
品的绿色、有机、无污染。”在南江县有关负责人看来,翡翠米能变劣势为优势,离不开品牌创建。
  2013年,巴中市创建“巴食巴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长赤翡翠米作为“巴食巴适”系列产品之一,加强稻米基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从源头上保证产品优质、绿色、无公害;不断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实现标准化生产和加工。
  如今,长赤翡翠米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平均每公斤高出市场价格1元左右,农户每亩增收可达600元,农户种植积极性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在南江,已有8000多农户的近万亩撂荒地复垦种上翡翠米。
  培育品牌,巴中不仅保证粮食稳定生产,还建成一批高标准农田和优质粮食生产功能区。今年以来,巴中已新建优质水稻生产基地4.5万亩。“我们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方向,不断优化供给、提质增效、促农增收,切实把绿色农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美。” 巴中市农业局局长岳映兵说。

山地换种芦笋“穷土”变“富壤”
  7月4日,恩阳区上八庙镇季台村,茂盛的芦笋田里,村民王建兵和几位乡亲正忙着挥镰采割。王建兵种的3亩芦笋,一年产值可达2万多元,是种植传统作物的6倍多。
  “芦笋是近几年颇受市场追捧的‘保健菜’,价格好,也好卖。”恩阳区农林局干部张彬武说,恩阳芦笋属于高山芦笋,在全国并不多见,市场上供不应求。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区芦笋种植面积力争达10万亩以上,农业产值达10亿元以上。
  “穷土”变“富壤”,是巴中山区现代农业转思路的最好诠释。
  如今,平昌、南江等县在高山地区因地制宜种植有机茶,不仅增加了单位面积山地的收益,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近千元,也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平昌县秦巴云顶现代茶业科技示范园区内,先后发展农家乐、茶家乐68家,串联打造精品观光景点15个。去年创收3700余万元,1500多农户增收,加上茶农每亩鲜叶收入8000元左右,园区茶农户均增收突破2万元。
  壮大新产业新业态的同时,巴中不断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距季台村十几公里的柳林食品产业园内,安碧捷芦笋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加工厂年内将建成投产。届时,该公司可速冻芦笋8万吨,浓缩鲜芦笋汁原液5万吨,生产芦笋胶囊或颗粒剂60亿粒(袋),实现恩阳种植芦笋的就近加工、销售。
  “产业园建设拉长了产业链,改变了巴中‘原料供应商’的市场地位。”岳映兵介绍,越来越多的茶叶、巴药、芦笋等深加工厂房在巴中兴建,加工区、科研区、萃取区一应俱全,推动巴中农业走上全产业链、高附加值的路子。
  目前,核桃种植的历史性突破、高品质果蔬的大面积拓展、茶叶产业的异军突起,以及通江银耳、巴山土鸡、南江黄羊、巴山土猪等受市场欢迎的老字号农产品,成为巴中脱贫攻坚的“绿色增量”。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