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坚守  四川通江女粮管员20年守护粮食6600万斤

2017-12-08 15:31:3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高启龙

    四川在线巴中频道(王敬 黎小翠在距离通江县城31公里的铁佛粮油管理站麻石库区,在一栋栋陈旧简陋的老式建筑里,总能见到一个头戴遮阳帽、身穿迷彩服、脸上戴着口罩、身材瘦弱娇小的中年妇女,或穿梭在粮仓之间仔细查看,或手拿扫帚清理垃圾,或背着粮食到院坝晾晒……6个仓库储存的2259吨粮食,全由她一人照看。她就是巴中市唯一一个一人坚守一个库区的粮食保管员蒲丽蓉。

    “要干就干好,再苦也要扛过来 ”

    今年41岁的蒲丽蓉,出生于四川省通江县三溪乡。1996年7月,刚满20岁的她毕业于通江县粮食职工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当全班70多名同学大部分选择做会计工作时,她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在铁佛粮站深溪子粮管所担任粮食保管员。“干粮食保管员这个工作必须踏踏实实,如果不走正道,你这铁碗饭就吃到尽头了。”蒲丽蓉刚参加工作时,当过多年粮食保管员的生父蒲纪实就告诫她。

    2002年国企改革,由于岗位限制,粮食企业不景气,通江县对铁佛粮油管理站和麻石粮油管理站进行合并,从500余人裁减到最后只留下30余人,蒲丽蓉是仅剩的1名女保管员。同年,在永安粮站担任保管员的丈夫席关羽也成了下岗工人,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当时蒲丽蓉仅靠每月400元的工资支撑一个家。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当时在跑马粮管所做保管员的蒲丽蓉每天独自从河里一桶一桶地挑水到距离较远的住所,手工制作煤球卖给周边住户,蒲丽蓉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撑过了那段艰难岁月。

    “妈妈为什么不去打工挣钱?你看别人家里都买了电脑,我们家还买不起。”大儿子也曾在蒲丽蓉面前嘟嘟嚷嚷。“以你的能力和吃苦精神去外面随便找个工作都比做保管员工资高。”很多同学、朋友都劝她放弃粮站的工作去外地务工。

    “我既然干了这一行就要干好,再苦也要扛过来。”蒲丽蓉从没动摇过自己的坚守。

    就这样日复一日,蒲丽蓉在保管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干一行爱一行,7000多个与粮食为伴的日子,蒲丽蓉成为粮食工作队伍中响当当的先进人物,多次受到通江县粮食局表彰,2016年被巴中市粮食局授予“传承四无粮仓先进个人”,2017年被四川省粮食局评为“四川省爱粮节粮之星”。

    “宁流千滴汗,不损一粒粮”

    她在日记中写道:“粮食就好比不能言语的婴儿,哪儿不舒服,有什么异常,只有一次又一次地到粮仓去看、去闻、去测、去翻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十年来,蒲丽蓉守护的21个粮仓从未发生过一起储粮安全事故。

    粮食保管工作就像做语文试卷,难得满分,但她以满分的标准要求自己,每天不是巡查粮情、整理粮食,就是抹屋梁、拈杂质、清蜘网、扫墙面,常常是“上午一身汗,下午一身灰”。她管理的粮仓无害虫、无霉变、霉烂、无鼠雀、无事故,上级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星期一到星期天一个样,做到了粮道直如尺、粮面平如镜、整洁无灰尘。

    “每次收购粮食时,为了保质保量,我自己仔细检查,亲自称重过磅,至今用坏了8台秤。”蒲丽蓉跟粮食的关系就像秤与秤砣的关系,密不可分。

    2003年夏天,蒲丽蓉和同事们在双凤乡收购油菜籽。由于装载油菜籽的车还未到达收购地点,天空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为了避免淋湿油菜籽,蒲丽蓉和同事们脱下外衣遮挡油菜籽,只剩下贴身背心的蒲丽蓉被淋成了落汤鸡。到达粮库时,为了防止油菜籽变质,蒲丽蓉和同事们把办公室腾出来,把一袋袋油菜籽扛进办公室临时存放,并及时用电风扇通风散热。

    2013年单位决定调派蒲丽蓉一个人去值守麻石库区。2015年,铁佛粮站维修了麻石库区,她当即就保证,“作为麻石库区的粮食保管员,我要对得起麻石库区粮食仓储维修项目资金,既然有了资产就要让仓库产生效益,仓库不能装空气,要装粮食,而且要装好粮。”

    2015年大春收购期间,她起早摸黑地在麻石库区与粮站派来协助收粮的同事们一起收购粮食。她每天第一个到达收粮地点,把当天要使用的工具摆放整齐。晚上同事们下班后,她一个人留下来收拾工具、打扫卫生、清理每一粒地角粮。“不能损失一颗粮、一粒谷”这是蒲丽蓉的信念,经过60多天的艰苦努力,麻石库区收购稻谷2259吨,6个粮仓全部装满。按照粮食保管年限,3年后才推陈出新。

    如何保管好这2259吨粮食不是一件容易事。她每天都拿着扶梯在仓库里爬上爬下,开窗关窗。为了让粮食呼吸透气,基本上每2个月就要松动1次粮面,如遇梅雨季节,翻动次数更频繁。2015年新制的2架梯子已经维修了3次,其中最长的梯子长达5.5米重达100余斤。

    “刚开始,我也特别害怕爬梯子,恐高!为了克服心理障碍,我经常练习爬梯的动作。因为这个库区只有我一个人,没有人帮我扶梯子。为了防止梯子滑倒,我就在安放梯子的地面凿了2个洞。”当被问起怎样克服恐高症时,蒲丽蓉娓娓道来。

    作为一个女同志,松动粮面特别费劲。需要耗费蒲丽蓉半个月的时间。每次平整粮面,蒲丽蓉先要拿着耙杆长2米、耙齿长60厘米的铁耙子松动每个粮仓的粮面,然后用笤帚扫、用刮板推,一遍又一遍,硬是靠一双手把粮面平成了“镜面”,她经常在粮仓里一蹲就是几个小时,站起来伸不直腰,腿直打哆嗦;为保持仓内卫生,笤帚、抹布不离手,一有时间她就到仓库扫扫擦擦,仓内一尘不染……

    20年来,蒲丽蓉始终牢记“宁流千滴汗,不损一粒粮”的承诺,累计保管粮食33000吨(6600万斤)。按照每人每天吃0.7斤大米(约1斤稻谷)计算,大约够18万人吃一年,220万人吃一个月。

    “做一个优秀的党员,就要做一个优秀的保管员”

    她总是乐于助人,2011年在双凤乡五村收粮时,蒲丽蓉看到一位年满60多岁的老人无法负重,她就帮老人将粮食一袋袋背到500多米远的公路上。

    2011年蒲丽蓉有了入党的想法,她主动找到铁佛粮油管理站党支部书记徐和斌,递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我加入党组织,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虽然我在基层做不了多大贡献,但一定要做好分内的事。”蒲丽蓉诚恳地说,“我还想通过入党的方式严格要求自己,鼓舞自己,希望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找到方向。”2013年5月,蒲丽蓉正式成为一名中共党员。

    在学习“两学一做”的笔记本上,蒲丽蓉写下这样一段话,“我要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就必须做一个合格的保管员。我要做一个优秀的党员,首先就要做一个优秀的保管员。作为一名党员,我就要将党的组织纪律带入工作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她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查看粮情测控系统,每天晚上10点后还一个人拿着手电筒去库区巡逻。巡逻几圈确保库区安全后,她就趴在桌上看关于如何保管仓库的书,并时常做笔记,写感悟。“两学一做”学习笔记本、业务知识笔记本、学习“十九大”笔记本、学习“一规定两守则”笔记本、进仓工作笔记本……她把这些笔记本当宝贝一样珍藏着,抽空就翻看。

    2016年7月23日,蒲丽蓉请假赶回永安为丈夫庆祝43岁生日。晚上10点,天空骤降暴雨,蒲丽蓉接到通知后立即租车赶回库区,大雨导致粮仓大规模停电,由于仓库是瓦房,蒲丽蓉担心库顶漏雨淋湿稻谷,她便拿着借来的手电筒,仔细查看每个仓库,在部分漏雨的地方铺上塑料膜,并用盆子接漏,在粮仓里一直坚守到天亮。一夜的大雨,粮食完好无损。第二天清晨,顶着黑眼圈的蒲丽蓉又开始了新一轮忙碌。

    2016年8月24日,是粮仓熏蒸后第一次进仓的日子。蒲丽蓉巡查发现1-1号仓左后墙在熏蒸期间漏过雨水,看到浸湿的粮食,心急如焚,她冒着危险,揭开薄膜,刨开干净粮食,顺着内墙往下掏,直到露出全部湿墙,她边掏边将浸湿的谷子装进麻袋,一共装了60多袋,再一袋一袋地沿3米多高的扶梯扛到院坝晒干后,又一袋一袋地搬进仓间,回填平整粮面。结束后才发现指甲断了,手指磨破流血了。 

    每年春季、秋季粮油普查,蒲丽蓉管理的6个仓都能达到“无害虫、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的“四无粮仓”标准。

    “以前粮站人员充足的时候,按照正常情况是一个人管理1个仓,现在蒲丽蓉一个人就管理了6个仓,相当于一个人干了6个人的活。”铁佛粮油管理站副站长李勇介绍。

    “粮仓就是家,守粮就是守着家。”

     她从不乱花企业一分钱,从不占便宜。为了给企业节约开支,她动手自己制作工具,在库区周边空地上种植铁扫把,自己轧制铁扫把,还给其他库区赠送十几把。为了给企业节约绿化环境的费用,麻石镇政府绿化街道时,她主动向镇政府申请,免费领取了3棵桂花树栽种在麻石库区的空地上。

    近年来,粮食企业效益不佳,职工工资福利较差,但她依然对企业不离不弃,每天都认真对待工作。“我怕生大病,怕企业承担不起费用。”她一直没有去体检,她说,“体检花时间,我也怕体检。”

    麻石库区用电属于商业用电,1元1度电,电价比居民用电价格高,为了节约用电,减轻企业开支,蒲丽蓉单独牵电线用于洗衣煮饭、取暖照明,自己掏钱交电费。她算了一笔账,如果自己按居民用电的标准缴电费,每度电只需要0.71元,每度电就能节约0.3元,100度电就能为企业节约30元钱。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在办公室工作的蒲丽蓉从不用电烤火炉烤火,而是自己买煤炭取暖。为了节约用电,她晚上去库区巡逻总是用手电筒,很少开路灯。

    “粮是公家的,坏了就是大事;钱也是大家的,需要节省开支。”工作任务重的时候,其他仓库的保管员都聘请临时工来库区帮忙。蒲丽蓉却很少请临时工,一个人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由于工作特殊,蒲丽蓉难以照顾家里,丈夫和儿子不能理解,都埋怨她不顾家,70多岁的生母也只有委托她大姐照顾。

    蒲丽蓉刚参加工作时126斤,现在106斤,随着年龄增加,劳动强度大,近几年蒲丽蓉越发消瘦了。养母周秀英心疼蒲丽蓉,担心她太劳累。每当蒲丽蓉库区的工作忙不过来时,养父养母就到库区义务帮她。

    蒲丽蓉的丈夫席关羽是沙坪乡人,曾经在永安粮站做粮食保管员,2002年下岗的席关羽现在成了麻石镇到通江县城的线路车驾驶员。因为蒲丽蓉工作地点在麻石镇,丈夫就把家搬到春在乡竹子坎村4社,夫妻俩靠勤劳的双手修建了一栋两层楼房,2014年,她还把90岁的公公席顺明从永安镇接到春在乡的家里住。

    “我幺儿媳妇真孝顺!”公公席顺明逢人便夸幺儿媳蒲丽蓉比亲生女儿还照顾得仔细,经常帮他煮饭、端茶倒水、洗衣服。每周六下午,蒲丽蓉都会从麻石镇回到十几里之外的春在乡,回家给90岁的公公洗头、洗衣服、洗脚,当天晚上她又赶回麻石库区值守。

    蒲丽蓉牢记使命,始终坚守在储粮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粮食保管员“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的使命,展现了新时期粮食保管员的光辉形象。

(四川在线巴中频道新闻热线:0827-5188332 微信爆料:巴中舆论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