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通江县麻石镇“归雁经济”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力

http://www.scol.com.cn  (2017-08-18 18:38:34)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高启龙  

    四川在线消息(李晓军 记者 朱荣杰)盛夏的通江县麻石镇,翠绿满山。8月18日,走进该镇长河坝村,满山的核桃树挂满了繁密的果实,树林间,一只只黄羊、土鸡在悠闲地进食。

    “目前,合作社共种了1600亩核桃,套种了西瓜、大蒜、生姜100多亩,发展有黄羊、土鸡等林下养殖,今年又在产业园周边种了100亩青花椒。”长河坝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苟波介绍合作社发展情况。

    苟波今年42岁,在外创业有成的他,2012年回乡创业。

    “家乡基础设施也改善了,政府又相当重视、支持。”苟波说,创业初期,政府解决了产业路、生产用水用电、土地流转等问题,还经常安排技术人员来进行技术指导。

    如今,合作社已成为省级示范合作社,有103名社员,共带动周边100余户村民增收。合作社还实行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优先解决贫困户就业的“双优先”机制,解决16个固定工作岗位,高峰期临时用工达100多人,村里贫困户基本上户均有一人在产业园务工。

    苟波只是麻石镇积极开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麻石镇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提供项目扶持等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外出创业人员返乡创业,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麻石镇党委书记张华川介绍,截止目前,全镇共回引成功人士100余人,实施“回引工程”50余个,创办各类经济实体60余个,带动200余户600余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夯实发展基础,吸引“雁”归来

    麻石镇属通江县中低山区,平均海拔860米,生态环境优良,曾是通江县重要的粮食、畜禽产区。但受制于落后的交通和生产生活条件,农民纷纷外出务工、经商或定居,剩下的多为老弱病残幼,大量良田荒芜,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

    为改变这种局面,麻石镇启动了返乡创业工程。

    “虽然外出务工人员难舍乡音乡情,但仅打感情牌是不行的,还得从改善、提升发展条件入手。”张华川说。

    美化亮化场镇、新建和硬化村社道路、修建产业路、整治山坪塘、提升改造农村电网……麻石镇从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薄弱环节入手,着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保障水平。

    筑好了“巢”,“雁”自归来

    “通江县是国家有机食品认证示范县,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很具优势。地方党委政府又扫除了基础条件差的最后一道障碍,所以我就回来了。”28岁的高石梯村村民向松说。大学毕业后,向松和朋友在成都合伙经营了一家消防器材公司。2015年,他回乡成立了向家湾生态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50亩,种植青花椒、核桃、李子130余亩,养猪700余头,养鱼水面达11亩,发展起生态农业。

    “归雁”回来了,产业发展起来,给广大村民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乱石子村贫困村民何贻建在村里的银耳产业园务工,每天有150元的收入,村里的一些年老体弱的村民也在产业园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每天有80元的收入。

    长河坝村贫困村民裴德培说:“以前用钱很艰难,现在当了产业工人,兜儿里随时有几个,用钱比以前活泛多了。”

    簸箕石村村民张新财,建起了700余亩的车厘子观光体验园,为村民们带来了土地流转、利益分红、就近务工等多项收入,还为部分村民提供了开办“农家乐”的契机。

    返乡创业带动返乡就业。不少在外务工的麻石人也回来了。土顶子村村民杜翠兰就是其中之一。“收入并不比外面少,还照顾了老人小孩。”杜翠兰说。

    强化创业服务,助力“雁”发展

    谈起政府对自己创业的支持,苟波十分感激。

    2012年,苟波返乡创业时,村里已将三口堰塘承包给村民养鱼,生产用水成了难题。村委及时协调,很快他就与承包户达成协议,承包户照常养鱼,苟波负责堰塘维护,做到合作社的生产用水和承包户养鱼互不冲突,实现了互赢互利。而且,当年协调供电公司,用最快的速度、最优的价格解决了生产用电。

    苟波其实对发展农业并不在行。“镇上安排了专门的技术员,从选种、种植、管理、采摘、贮藏等各个环节全程进行免费指导、培训,还经常邀请县农业局有关技术专家前来指导。”苟波说,在政府的帮扶下,他的产业才发展得又快又好。

    2016年,土顶子村村民陈德生返乡准备发展土鸡养殖,但又担心自己技术欠缺和销路不畅,犹豫不决。镇上得知后,安排专门的技术员随时进行指导,并联系镇上、县城相关餐馆订购他的土鸡。去年,陈德生共出栏土鸡3000多只。

    麻石镇专门成立了产业发展领导协调小组,其中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为返乡创业人员进行服务。通过镇、村、社三级进行详实统计,外出创业人员有多少,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又有谁,创业的意向是什么,领导协调小组成员是了如指掌。同时,麻石镇还对返乡创业扶持政策进行梳理汇总,及时进行宣传和联系。

    贴心到位的服务,还带来了“以商招商”的社会效益。外出创业成功人士都有很多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在了解到麻石镇党委政府的相关举措后,纷纷前来投资兴业。

    张新财以前生意上的几位合作伙伴,听闻后来到麻石镇,再度与他携手合作,扩大了产业规模。铁佛镇的客商徐春诚,在乱石子村投资建设了银耳产业园。

    加强培树,助力“雁”高飞

    针对返乡创业人员,麻石镇制定了涉及土地协调、技能指导、资金帮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不仅留得“雁”常在,还努力培育“雁”高飞。

   “政府以‘以奖代补’的形式,为我解决了5000元砍杂去灌资金,免费提供了112亩青花椒、7亩灯笼椒的种子和化肥,现在又在帮我申请大学生创业贷款和农业有关补助资金。”向松说,他现在的信心和干劲越来越大,计划再建一个50头母猪的土猪繁殖场。

    与向松一样想法的还有苟波。在党委政府的帮扶下,产业走上正轨后,他又将目光盯向农产品精深加工,准备建设一座年生产能力达2000吨的核桃精深加工厂,延伸产品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返乡创业人员不仅激活了农村经济的一池春水,还激发不少贫困村民向贫困宣战的决心,也激发了一些小富即安的村民创业兴业的斗志。乱石子村贫困村民王能军深受触动,说:“他们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农村,但为什么他们能事业有成,因为他们能吃苦、舍得干。”王能军决定不再苦熬,而要苦干,他种了8亩青花椒、养了300余只鸡鸭。

(四川在线巴中频道新闻热线:0827-5188332 微信爆料:巴中舆论场)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