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军:用活“致富水” 争做乡村振兴带头人

2022-09-26 14:20:4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徐浩程

林芷 巴中频道 白川东 任星旗

“唰……唰……”9月25日,天微微亮,杨文军便早早起床,将一把把饲料撒到刚换过水的鱼塘里,一时间,平静的水面沸腾开来,成片的鱼群浮上水面争相进食。

文军正在给鱼群喂饲料——林芷摄

杨文军今年39岁,是巴中市巴州区凤溪镇柏垭子村5社的村民,在这片山沟里经营着大大小小5片鱼塘,养着草鱼、鲫鱼、乌鱼、甲鱼等各种商品鱼2万多斤。数年前,他还是一名命运多舛的贫困户,几经沉浮,如今他也成为了附近扎根乡村,远近闻名的“鱼老板”。然而,这一切的转变还得从当地的一汪致富水说起。

小儿子罹患疾病:平凡家庭跌入贫困“深渊”

2012年,杨文军在凤溪镇上打零工,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出门,回到家已是暮色沉沉,微薄的收入就是家里全部开支来源。大儿子在镇上的中学读初中,听话懂事、成绩优异,小儿子不到两岁,正是咿呀学语的年龄,由妻子在家照顾,一家人的生活平凡却也幸福。

然而,老天给他们开了一个玩笑,在医院进行的一次常规血液化验中,小儿子被查出患有血友病,很难根治,诊断结果犹如晴天霹雳一般正中这个普通家庭。为了给孩子看病,夫妻俩带着小儿子跑遍了国内大小医院,问遍了各种专家学者,几乎花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一家人要吃饭,大儿子念书要交学费,小儿子要持续接受替代治疗也是一笔巨大开支,杨文军的收入远远不够支撑,家庭生活每况愈下。

2014年,通过脱贫攻坚精准识别,柏垭子村委知晓了他家的情况,将他纳入了精准贫困户范畴,享受国家脱贫攻坚政策支持与帮扶单位巴州区烟草专卖局的对口帮扶。

艰辛不易“北漂”路:不懈坚持摆脱家庭困境

帮扶干部陈松泽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杨文军与妻子都不具备农业生产技能,患病的小儿子也需要有人在家照顾,便建议他外出务工提高家庭收入,妻子在家养些土鸡补贴家用。于是,在陈松泽的介绍下他独自来到北京,成为了一名室内装修技工的学徒。

成为“北漂”后,他跟着师父认真琢磨专业技能,脏活累活别人都是能躲就躲,他却抢着揽下,诚恳的态度与吃苦耐劳的性格赢得了师父的认可,传授给他不少技巧。生活中他省吃俭用,住着狭窄昏暗的工棚,三餐也常常是简单的白米饭加榨菜,能不花钱的地方他都尽量节省,把收入悉数寄回家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一年的刻苦努力,他的专业技能日渐娴熟,得到了不少装修公司和工头的青睐,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杨工”,越来越多的活儿找上门来,工钱也开得越来越高,渐渐地还存下了不少积蓄。2017年底,他家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近2万元,顺利脱贫。

用好一池“致富水”:决不放弃实现振兴梦想

“前不久巴州区烟草专卖局给村上捐赠了10多万元,把河堤、村集体的鱼塘全部修缮翻新了,现在村上集中精力打造柏垭子柑橘特色农业产业园,鱼塘计划承包出去。”2020年春节,杨文军从北京回到白垭子村与家人团聚,在串门时,陈松泽告诉他,村里承包鱼塘是一条致富门路。

当天晚上,杨文军翻来覆去,一夜未眠,陈松泽提出的想法一直萦绕在他脑海中。妻子察觉了他的异常,在几番追问下,杨文军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本以为妻子会拒绝他,没想到妻子却平静地说:“家里条件好起来了,你一个人常年在外也不是办法,只要你相信自己能做好,我愿意支持你。”

妻子的支持更加坚定了杨文军的信心,于是,他便按照每年1万1千元的价格,将连片的5块鱼塘全部承包了下来。陈松泽为他联系好了鱼苗供应,还送给他不少相关书籍,鼓励他用心钻研。然而,缺乏养殖经验的他还是碰到了一个又一个几近压垮他的难题。

友在杨文军的鱼塘钓鱼——林芷摄

“刚承包鱼塘那一年,因为不清楚门道,也没有人指导,四五斤重的成品鱼经常出现缺氧翻肚、生病爆鳞的情况,眼看着都快到了要出塘售卖的时候,一塘一塘地死,一船一船地丢啊,一万多斤鱼几乎是颗粒无收。”杨文军面色凝重地回忆道,去年村里下暴雨,滚滚洪水从河堤冲下来,四五千斤乌鱼苗顺着缺口被洪水冲走,几万块钱的成本付之东流,自己却职能眼睁睁看着,杨文军无奈地叹气。

一年来的亏本经营,投入的成本就像石沉大海,打工存下的积蓄也快掏空了,但杨文军始终没有放弃,他坚信只要自己用心努力,扛过前面的亏损,盈利只是时间问题。

有付出就有回报,经过一年多的摸索钻研,他慢慢地从水产养殖的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2021年,杨文军还通过分析消费市场需求,从省外引进了良种甲鱼,在厂家技术支持和他自己的耐心钻研下,甲鱼长势也非常不错,刚一出塘就卖空了。

如今,他的水产生意越做越红火。一年要卖出两万多斤成品鱼,年收入十七八万,净利润也有十来万。同时,他还把最大的一块鱼塘作为钓场对外开放,因为水质好、鱼品正,不少钓友前来光顾,每个月收取门票的净利润也有三千元左右。

今年下半年,在当地乡村振兴政策的扶持下,杨文军一鼓作气从银行贷了30万元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专项款,养起了南江黄羊,做起了青储饲料加工。通过不懈坚持与苦心经营下,不惑之年的杨文军在乡村振兴梦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广。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