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亚军:党员教育走在前  脱贫奔康就不难

2019-09-20 17:44:2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高启龙

   贫困村脱贫摘帽后,如何全面奔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巴州区梓橦庙镇奎星楼村第一书记熊亚军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党员教育抓起,争取“三会一课”促,典型教育带,贴心服务帮,既创新了农村党员教育方式,又激发了广大村民脱贫奔康的热情。

   “三会一课”促

   刚驻村时,巴州区人民医院党委负责人苟中富就语重心长地告诉熊亚军说:“你去奎星楼村的主要任务就是巩固我院帮扶成果,更好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把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心团结到全面小康建设上,确保小康路上不掉一人。”

   在党员座谈会上,村主任王社平说:“近几年,扶贫任务重,支部学习的时间少,党员组织观念有些淡化,认为摘了帽,该松口气了。”针对厌战情绪。熊亚军认为,政治建设是党员的生命,支部个人不如全体党员一起带动。于是熊亚军从恢复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础工作做起,从党支部自身建设抓起。他利用村里农民夜校,远程教育课堂,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等载体开展学党章、讲党课、正党风、重温入党誓词等主题活动;召开村民座谈会,产业发展研讨会,农技培训会宣讲党的扶贫战略和农村农业优先发展方针政策,把党员干部和村民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区委的部署上来。

   为创造明亮干净的学习环境,熊亚军还自掏腰包为村委会安装了路灯、空调。每次学习前他都亲自动手把村委会议室和房前屋后打扫干净。8社社长老党员屈建文说,现在村委会比过去亮堂多了,还是“三会一课”有动力。

   典型教育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在推进农村党员教育活动中,熊亚军充分利用反面典型警示和先进典型带动,用看的见摸得着的人物事迹,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头示范。

   上任伊始,熊亚军亲自带领奎星楼村党支部成员和村里30多名党员干部到化成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清风广场,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在陈列馆,熊亚军指着一幅幅图片,讲述着一个个案例,让大家深有感触,受益匪浅。在先进模范陈列馆,大家认真领悟王瑛、杨善洲等优秀共产党员一心为公、勤政为民的先进事迹。村党支部书记施于军参观学习后感慨万分,他说:“以前总以为‘腐败’的危险离我们很远,这次警示教育让我们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作为基层党员,要以案为鉴,警钟长鸣,这样的教育非常直观,懂得快,记得牢。”为把典型教育引向深入,熊亚军回到村里,制作了党员干部带头脱贫致富光荣榜,开通了身边典型事迹村村响广播,并利用“七一”建党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节点开展优秀党员、优秀社长、致富能手、五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奎星楼村优秀共产党员王仕林说:“过去我们不敢也不愿当先进,怕人家说七说八的。现在村里党风正了,民风淳了,当先进觉得很荣耀。”在党员干部带领下,奎星楼村已建核桃产业800亩,种养殖专业合作社8个,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2064元。

   贴心服务帮

   在农村党员教育中,熊亚军还善于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通过贴心服务八党员教育做到群众心里。他作为巴州区人民医院的业务骨干。深知健康扶助对脱贫奔康的好处。任职以来,他先后组织区医院专家进村入户开展免费诊疗服务3次,健康普查6次,开展健康教育讲座4次,完善村民健康档案15600份,村民健康管理覆盖面达100%,在全村筑起因病致贫的“防护墙”。

   六社老党员王学绪的妻子闻国仁74岁,患冠心病,到不少医院看过,花光了一辈子积蓄,病情仍无明显好转。熊亚军知道后,请省名中医上门辨证论治,三副中药后病症减轻大半,后续治疗他亲自上门帮其调整中药用量,开展心理疏导,闻国仁的病情终于得到稳定。一社老党员黄均华90岁高龄,由于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不能每月前往村委会参加组织生活,熊亚军了解后,进行家访慰问,询问老人生活上是否存在困难,黄均华感慨地说,“在党的领导下,生活困难是没有的,只是行动不便不能每月前往支部参加组织生活,当了一辈子的党员,现在心里割舍不下的就是对党的热爱与追随。”熊亚军随即表示:“您参加不了组织生活,我们经常来您这里,将党的新消息带给您看,读给您听。”老人听罢,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熊亚军不定期开展送学上门、走访慰问,把党的关怀与温暖送达每一名老党员的心中。

   党建互联网领

   立足农村基层实际,面对村情386199部队的现实,发展党员困难的实际问题,熊亚军通过网联网+党建模式,建立“第一书记喊你回家”社员微信群、“农民工党建群”,通过空中党课、微党课、视频直播、外联内引凝聚了人心,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发展了4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了2名致富带头人,强化了外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 。

   二社贫困户陈加林二女儿陈丹,外出务工8年,熊亚军在走访过程中发现,陈丹返乡是响应国家二孩政策,回家备孕,于是就利用这个返乡空档期,加紧走访谈话,向其介绍党的政策、动员利用自己 打工的积蓄返乡创业,经过努力,陈丹夫妇终于决定,在村里开办农家手工面生产作坊,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在驻村工作队的引领下,村支两委、帮扶单位大力支持,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实际困难,帮助协调产品包装、生产设备、资金、销售渠道等,经过半年努力,现在奎星楼的农家手工面已成为全镇、全区脱贫致富的典型品牌,带动贫困人口10人致富奔康。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