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检察:深化法治扶贫 助力脱贫攻坚

www.scol.com.cn (2018-12-29 16:03:50)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高启龙  

 

保护林业资源,检察官现场走访。
“心语姐姐”“六一”节与留守儿童共读一本书。
 

  巴中地处秦巴山连片贫困地区的核心区域,3县2区均属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面积广、脱贫任务重是其典型特点。
  面对此种现状,巴中市检察院聚焦工作大局,把检察职能职责与决胜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有效服务和保障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
  据悉,巴中检察机关已经连续4年部署开展“法治巴中·检察行动”。行动中,结合每年脱贫攻坚的工作重点,相继开展惠民行动、法佑民生等专项工作,将保障留守妇女权益、法治进校园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司法救助等与脱贫攻坚工作高度融合,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唐春燕罗治平(图片由巴中市检察院提供)
加强司法救助

不让群众“因案致贫”“因案返贫”
  11月20日,张某某申请国家司法救助案在巴中市检察院举行公开听证。案件当事人张某某得到了残联等社会各界的关注,多部门构建起“司法+社会”多元救助形式,让因伤致贫、因案返贫的张某某增强了脱贫信心,看到了脱贫希望。
  张某某案不是个例。将司法救助纳入脱贫攻坚工作,自去年以来,巴中检察机关在司法救助工作中已核发到位司法救助资金51人计71.02万元。
  在工作中主动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巴中检察构建起司法救助工作合力,与该市扶贫移民局出台《加强脱贫攻坚领域刑事被害人救助实施办法(试行)》,对帮扶中发现可能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的,及时告知,促使司法救助对象与建卡贫困户及时有效对接。并与民政扶贫等部门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享贫困户台账资料,共研救助帮扶政策措施,共商救助帮扶计划,及时通报个案开展情况,帮助贫困申请人脱贫脱困。
  按照扶贫领域司法救助优先办理的原则,巴中检察对属于贫困户中的司法救助对象,简化救助程序,缩短救助资金拨付时间,对特别急困被救助对象,采取先行垫支等方式,确保救助及时。同时,积极协调救助对象所在的乡镇党委政府、民政部门、学校等,帮助落实就业、入学、争取减免学费、申请低保、争取扶贫款等惠民帮扶。
  为当事人争取法律援助,解决诉请赔偿难等问题。平昌县检察院在办理司法救助案件中,发现被害人亲属张某因妻子车祸死亡备受打击,家中生活困难,被列入了精准扶贫户。该院在给张某之子发放2万元救助金后,函告县司法局指派一名律师为张某之子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依法处理相关事宜,取得良好效果。
  此外,巴中市检察院出台《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给予未成年人专门、特别的司法救助,并对未成年人救助资金使用情况持续跟进。
抓好办案主业
坚决打击损害群众权益的行为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一定要发挥检察职能职责,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农村地区的社会治理。”专项斗争部署会上,巴中市检察院检察长刘晓勇指出,要以扫黑除恶为契机,提升贫困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安全感。
  将打击涉农刑事犯罪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有机结合,严厉打击流窜作案,巴中市检察机关重点打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犯罪,突出打击危害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权益犯罪。办理了杜某、刘某等6人跨省进入该市农村、乡镇实施抢劫、强奸、杀人系列案,以及“方氏兄弟”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等,大大提升了当地群众安全感。
  在脱贫攻坚中,巴中检察机关还注重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充分履职办案,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把公益诉讼工作纳入巴中市委擦亮“山水画廊·秀美巴中”金字招牌的部署中去落实,巴中检察扎实开展“绿化全川2号行动”,办理一批典型案例。如,办理的全国非试点地区首例行政公益诉讼案——至诚镇政府未依法履行职责案和化湖饮用水源保护诉前建议典型案件,均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至诚镇政府未依法履行职责案判决生效后,镇政府积极履行判决义务,将100万余方倾倒垃圾作了清运处理,并投资1000万余元修建热裂解垃圾处理场1座,辐射周围4个乡镇;同时,通江县委、县政府规划在全县分片区修建热裂解垃圾处理场,三年内计划投资2.5亿元,预计2020年末,全县生活垃圾基本实现规范处置。
延伸服务触角
为脱贫攻坚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为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巴中市检察院不断延伸法律服务触角,通过坝坝会、农民夜校、法治书屋、法治大篷车等载体将相关法律知识送到村民身边。2018年8月,巴中市检察院还向全市110名驻村第一书记寄出法治扶贫信,公开扫黑除恶线索举报、留守儿童权益维护、国家司法救助申请、法律咨询服务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和联系方式,打通检察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以前我们有纠纷,大都靠‘告状’解决。现在时兴依法办事,我们村也逐渐变成了文明新村。”平昌县苟溪村村主任邱斌谈起村里的变化,深有感触。在坦溪镇镇长张前梅看来,精神扶贫、法治扶贫,让群众切实从思想上明白怎样依法办事,抓到了主要的矛盾。检察机关各项普法举措的推进,提升了群众的法治意识,“现在,‘扯皮告状’的事越来越少了。”张前梅说。
  着眼全市近7万名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实际,巴中市检察院联合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建立全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主抓、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纳入依法治市绩效考核。同时,推动“法治进校园”活动全覆盖,整合两级院未检干警力量组建“心语姐姐”团队,确保留守儿童在法治的护航下茁壮成长。
  近年来,通过依法严惩校园暴力犯罪,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全市未成年人犯罪连续三年呈下降态势。


多措并举 提升检察建议刚性
□唐春燕张丽琼
  为充分发挥检察建议的监督作用,把检察建议做到刚性、做成刚性,巴中检察机关做实做细检察建议程序内容、宣告场所、整改落实等规范工作,彰显检察建议监督的权威。
  通过扩大建议的影响力增强其刚性。巴中建立“三项报告”(类案分析季度报告、刑事犯罪年度报告、检察监督年度报告)和“要情专报”制度,既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又向党委政府报告相关被建议单位整改落实、反馈回复情况。同时,与巴中市纪委、市监委、市委政法委、市依法治市办以及政府法制办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协作配合进一步推动检察建议工作的实施办法》,对检察建议的提出范围、宣告程序、监督保障等作出专门规定,并将其纳入全市依法治市目标考核范围,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
  从检察建议自身质量上下功夫,提升建议分量。巴中市检察机关坚持以必要性为原则,检察建议一律实行业务部门负责起草,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双重审核,办公室统一编号、审核把关,“一把手”审定签发,承办部门跟踪问效的制发流程,有效杜绝了检察建议制发不规范、发文不统一、审核不严格等问题和短板。同时,要求承办部门事前必须通过现场查看、走访询问、调查书证等方式,进行充分的调查、核实和论证,确保所提问题精准、说理充分、建议可行、于法有据、合情合理,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突出仪式感,彰显检察建议权威性。巴中市检察机关严格按照检察宣告室的设置要求,突出规范、庄重、严肃特点,统筹业务用房用途,规划建设专门检察宣告室6个,目前5个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坚持软硬件建设同步推进,完善检察建议公开宣告工作规定,对宣告的原则、范围、参与人员、宣告程序等进行细化,充分发挥固定宣告场所的应有功能。今年9月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已公开宣告、公开送达16件,变以往送上门的“文来文往”为面对面公开送达,通过这种有仪式感的过程,凸显了法律监督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