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创新扶贫模式提升脱贫质效

2019-08-21 15:26:1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高启龙

   四川在线消息(文春生 吴永照)近年来,巴州区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生产生活条件全方位深度改善做文章,围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找动力,创新三大扶贫模式,提升脱贫攻坚质效。

   创新“产居结合”扶贫模式

   筑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石。按照以居为先、聚散结合、产居相融理念,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选址上,坚持“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理念,按照“三靠六不选”原则,尊重群众意愿,统一规划布局;设计上,融入青瓦白墙、人字坡等川东北传统建筑元素,提供40㎡到150㎡不同户型供群众选择,部分户型预留后续建房空间满足未来需求。同时利用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节余土地指标交易所得用于弥补新居建设投入不足,确保贫困户不因建房超标负债。

   兴产业让贫困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坚持农旅结合、农商结合,发展以道地药材为主导品种的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组建专业合作社发展村级当家产业,在每个聚居点配套发展不少于200亩的特色农业,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群众增收。鼓励支持贫困户开办农家乐、电商网点、杂货店和发展庭院经济,确保产业带动搬迁户户均年增收3500元以上。

   强配套让贫困群众尽享公共服务均等化、便利化。加强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以党群活动中心为依托的“1+N”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在中心村聚居点推行“一长五员”管理服务模式,设立物业管理协会和网格员、保洁员、绿化管理员、水电管理员、安全管理员,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办事。

   创新“资产收益”扶贫模式

   激活资源要素潜力助推脱贫。紧抓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契机,紧盯精准扶贫关键领域的制约问题,以改革激发要素潜能,推动资源资产变收益。

   放活土地经营权促增收。探索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模式,创新颁发“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证”等产权证书,实现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3.1亿元,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把贫困户铆在产业链上,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盘活集体资产促增收。在121个贫困村和27个非贫困村实施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将原村属集体经济中70%的资产(折价6.7亿元)股权量化到户,实行市场化经营,让群众长期分享资产收益。

   创新金融扶贫促增收。设立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等,采取“评级授信+基金担保+信贷”“产权抵押+基金担保+信贷”的金融扶贫模式,撬动银行信贷资金5.12亿元,支持贫困户增收脱贫。

   据统计,全区累计向7243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19亿元,支持自主发展产业和创业,或入股新型经营主体。到2017年,户均增收3500元以上。

   创新“三治同步”扶贫模式

   增强群众脱贫奔康内生动力。始终坚持自治、法治和德治同步推进,从“强化贫困群众参与”破题,彻底斩断思想穷根。

   创新自治助脱贫。支持组建集体资产管理协会、产业发展联合会、村民议事会、业主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将有参与条件的贫困群众吸纳入会,引导参与新居建设、产业发展、资产管护、物业管理等,增强“主人翁”意识。

   强化法治助脱贫。通过开展“送法上门”、开办“法治读书班”等,对部分贫困群众不履行赡养义务、不执行义务教育制度等行为,点对点依法教育,有效解决贫困户中的“老人户”和适龄儿童失学问题;推行“一述二评三讲”工作法调处基层矛盾纠纷,引导贫困群众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得失,合法理性表达诉求,提高对脱贫攻坚的认知水平。

   注重德治助脱贫。采取开办道德讲堂、评先选优荐能、举办文艺汇演、曝光不正之风等方式,纠正部分群众“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干部送小康”和争当贫困户、好吃懒做、攀比政策享受等思想,营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良好氛围,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