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柳林村:荒山变“金山” 退耕还林助村民奔小康

2019-09-16 16:22:3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高启龙

    四川在线消息(何欢 雒艳)“我们这里的土壤里大半是硬石子,水稻、玉米、小麦都长不出东西,只有土豆勉强能成活,现在好了,我们再也不用过‘靠山吃山’的生活了。”正在家里忙家务的巴州区白庙乡柳林村村民李本全说。2003年,村争取到200亩退耕还林指标,栽上树后,柳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退耕还林不仅有政府补助,原本风一吹尘土飞扬的荒山现在变成了“金山”。

   “过去的双山坪(柳林村一小地名)是个红包梁,几颗歪脖子树都被老百姓砍回去烧火。”柳林村党支部书记鲜诗章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山越砍越秃,原本挖的两口堰塘也蓄不住水,人站在地里,风一吹沙尘扑面而来,眼睛都睁不开,原来这里的8户人家,现在只剩下李本全一家。

   如何改变村里贫穷落后的状况呢?鲜诗章绞尽了脑汁。他决定组织村民投工投劳,挖了一条双山坪到村委会的羊肠小道。靠着这条小道,山下的村民在双山坪种下了百余亩老茶园。“茶园投产后,效益好的时候一年能产2万斤,比种土豆要强。”鲜诗章说,茶园让老百姓的生活有了一定改善。

   但好景不长,由于双山坪十年九旱,加上生态环境不好,蓄不住水,茶园效益一年比一年低,后来村里的不少青壮年外出务工,茶园也逐渐荒芜。“我们一家人也准备搬,但是年纪大了,有点念家,还是不搬了,最后决定在双山坪再扛几年。”李本全说,为了填饱肚子,他和老伴把别人荒芜的土地都种起来,起早贪黑,手磨出了茧子,脸晒得黝黑,勉强能维持生活。

   日子一天一天熬,到了2003年,村里争取到200亩退耕还林指标,其中双山坪就有100亩。“听说每年每亩补助230元,我们家一下就动心了。”李本全说,双山坪种一亩地收入不到100元,种树划算多了。

   说干就干,李本全两口子在石子地上挖开一个又一个深窝,树苗栽下去后,老两口挑了半个月的水灌溉,才把树种活。两三年后,原本风一吹就尘土飞扬的荒山变绿了,蓄不住水的两口堰塘也开始蓄水了。水土好了,李本全又发展起了林下养殖,还在去年成了村里的护林员,每个月有400元工资。“我家每年都要出栏10多头牛、100只黄羊和几百只鸡。”李本全说,生态好了,他的林下养殖一年比一年好。

   在柳林村,村民们依靠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日子也越来越好。鲜诗章介绍,现在柳林村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20多户村民在房前屋后把蜂箱一挂开始干起了养蜂行业,时机成熟直接取蜜,都不用自己拿到集市上卖,直接通过村里的电商平台,订单销售到全国各地。

    “我家前段时间取了80多斤蜜,每斤卖120-150元,这个收入还是可以的。”今年70岁的李祚强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祖传养蜂手艺的他通过养蜂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主要是树多了,野花一年比一年开得好。”

    不仅如此,大半村民搞林下养殖,还有一部分村民发展起椴木银耳。鲜诗章说,“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20元,与2003年比长了不止10倍。”

   “以前饭都吃不饱,大家也没有心思种银耳。现在一斤椴木银耳至少卖200多元,我今年已经卖了100多斤了。”鲜弟文说,下一步他还打算发展道地药材。

    白庙乡林业站站长谭红兵介绍,柳林村这些年,改变的不只是山水,既给山坡铺好了“被子”,也让村民有了票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