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基层派出所教导员周川:疫情期间社区群众的“守护神”
 

2020-12-18 16:19:4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高启龙

吴政 雒艳 巴中频道 朱荣杰

他的名字叫周川,是巴中公安局巴州区分局西城派出所教导员,从警13年,曾破获过多起抢劫、盗窃、走失等案件,尤其在今年疫情期间,他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护送隔离人员、开展体温检测、处置涉疫警情,成功破获辖区一起违法售卖假口罩案,有力保障了社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被群众戏称为“守护神”。

十余年如一日的工作态度,让周川获得辖区广大群众及同事的一致认可和称赞,今年2月,他被巴中市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一次;今年11月,周川被评为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感谢周教导员,感谢民警同志,帮我们找到娃儿家!”12月8日上午,巴中公安局巴州区分局西城派出所传来一阵阵热烈的欢呼声。

原来是,辖区居民李女士和家人前来感谢周川和同事们帮助找到意外走丢的孩子。

12月6日,正在值班的周川接到李女士报警电话,电话那头李女士焦急地说到:“同志,我孩子走丢了,快帮我找一下”。周川一边安抚李女士,一边熟练的在接警登记本上记录着当事人所描述的细节。

得知孩子是在二中附近丢失,周川立即与同事赶到二中附近,调取沿线监控设备录像,最终确定了孩子走失的大致位置,并多方询问附近的居民商家,经过多番努力,最终帮李女士成功找回孩子。

“像这样的案子在我们工作中非常常见,同一天就发生了3起儿童走失案。”满脸倦容的周川坦言,西城是巴中城区老城所在,所里一天总有忙不完的警事,值班的两天,他一共出了60多个警,根本就闲不下来。

周川说,民警出警看似都是些小事,但是每一件都关乎辖区群众切身利益,容不得半点马虎。

今年春季期间,受新冠疫情影响,以往人们不怎么关注的口罩成了稀罕物,成了出行购物时的必备物品,部分不法分子从中看到了“商机”。

1月30日,大年初六,正值周川值班,陆续有20余名群众情绪激动的到西城派出所反映,在后坝街菜市场有人卖问题口罩,这引起周川的高度重视,他一边安抚群众的情绪,一边对群众逐一登记。

随后,安排民警到菜市场找到了售卖口罩的苟某某,随后将苟某某及其售卖的1600多只“超前生产日期”口罩移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及区经侦大队作进一步处理,守护了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事后,热心市民匿名为其送来了感谢信及口罩。

周川的生日是农历正月初四,在春节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作为一名基层民警,大多数这个时候都会在一线值班。

“老婆亲手做的蛋糕,居然没吃成,觉得有点对不起他。”今年1月28日,是周川的36岁生日,妻子见他成日忙于工作不能回家,便亲手做了生日蛋糕和小食品托朋友送至派出所,结果一直到深夜11点多,在外协助核查的周川都没能吃上妻子做的生日蛋糕。

其实,这已经是周川连续在所里过的第三个生日了。

周川说,因为工作的原因常常不着家,他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家人,一有机会,他都会主动陪伴家人。

“考虑到他几天都没吃上顿好的,就炖了鸡汤,结果不能上桌子,只可以端着碗在门口吃。”疫情期间,周川的妻子拍下周川在家门口吃饭的一段视频,让市民觉得好笑又心疼。

2月2日中午,妻子再次为其炖了一锅鸡汤,让周川中午回家吃饭,可到了中午,还在工作的周川只能打个电话说晚上回去,到了晚饭时候,依然还在做排查工作,他一直忙碌至晚上十一点才回家。

“不敢进家门,当天我参与护送辖区30余名新冠病毒接触者到医院的隔离任务,也曾劝导不愿隔离观察的群众。”周川坦言,警察也不是超人,白天的工作说不定就接触了携带病毒者,担心万一传染给家人,所以他只是站在家门口。

妻子只好隔着门递给他一碗鸡汤和一个凳子,当周川独自坐在门外狼吞虎咽的喝着鸡汤时,妻子心疼的用手机录了这一幕,这便是在网上盛传的“周警官”。

“我能取得这个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广大民辅警都很辛苦,功劳是大家的。”

今年11月,周川被评为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周川表示,他只是履行一个普通民警的庄严承诺。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坚定初心使命,接续奋斗,更加努力工作,用心用情办好群众的每一件事。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