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岗石村:文化扶贫更扶志 示范创建显成效

2021-01-27 15:19:5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高启龙

杨志 殷桂华

“这份荣誉来之不易,我们会持之以恒、再接再厉,落实示范村各项创建任务,让人民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得知大和乡岗石村荣获四川省2020年“文化扶贫示范村”称号,巴州区大和乡党委副书记王海平激动地说。

    岗石村位于巴州区大和乡,毗邻清江镇,距巴州城区45公里。全村幅员面积2.9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共有农业人口285户1045人,其中贫困户111户279人。虽地处偏远,但该村文化底蕴厚重,特色为农业果药文化、民俗文化、唢呐文化。

    建设文化阵地聚人气

    自文化扶贫专项实施以来,文化室、阅报栏等扶贫项目先后落地岗石村,逐步建成标准化文化室50平方米、广播室50平方米、文化广场1200平方米、阅报栏、文化院坝一个,配备了图书、腰鼓、象棋、健身器材等文体用具,吸引了诸多百姓聚集。或看书学习、或下棋娱乐,抑或排练节目,村部人气渐浓。同时,完成村应急广播平台安装和网络建设,为全村285户农户安装电视信号,真正实现广播网络全覆盖、电视信号户户通。

    据悉,截至目前,巴州区共建成村文化室213个、村文化院坝(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87处、广播村村响163套、电视户户通24259户、村阅报栏185个、村史馆30个、村晏阳初讲堂369个、村农家书屋369个、体育健身器材369个村、文化表演场所400余个,书店71个、城市书房6个、影院5个、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100%,成功创建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11个。文体活动有场所、有阵地、有器材,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

    开展文化活动暖民心

    “周末的时候,我和老姐妹们就在这广场上跳舞唱歌,我们的孙子就在书屋里看书或者下棋,一举两得,大家都乐呵。”说起岗石村的文化活动,退休在家带孙子的李女士率先打开了话匣子。

    农闲时,岗石村会举办象棋比赛、坝坝舞比赛,或是全民阅读活动,村民们、学生们聚在一起,悠闲又欢快。同时,村内组建了一支20余人的文化队伍,闲暇时他们便会互相教习、排练节目,村里的活动他们也积极参与。

    自实施文化惠民扶贫以来,巴州区组织开展送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年均200余场次,放映公益电影年均4800余场次,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年均400余场次,开展配送农家书屋图书年均2.5万册,开展技能培训、群文辅导等年均100余场次,文化“送种”结合,浇开人民群众“幸福花”。

    植入文化元素浸人心

    “每天走出家门,看到文化墙上‘让贫困低头,让干劲冲天’等宣传标语,我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谈到这几年的生活变化,正在进行田间管理的刘老伯满脸微笑,“我们平时种些蔬菜瓜果到集市卖钱,一有空闲便到中药材种植基地打些零工,遇到种植技术难题就去农家书屋找书学习,靠自己的双手吃饭,心里踏实!”

    走进岗石村,依山而建的新居整洁漂亮,青瓦白墙与彩色的手绘、崭新的标语映入眼帘。村部宣传栏记录了村史村情,楼道间廉洁廉政挂画排列整齐,晏阳初讲堂里“治贫、治愚、治弱、治私”的标语寄予了对农村群众的殷切期愿……文化元素的植入不仅扮靓了村庄,充实了扶贫内涵,更润物细无声般氤氲了岗石村百姓的情怀与追求。

    近年来,巴州区着眼文化育民、文化励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的工作理念,坚持“志智双扶”,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有效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及社会文明程度,形成文化扶贫“巴州模式”。

    巴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常蓝方同志表示:“希望各乡镇、村社借鉴大和乡岗石村等示范村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强示范创建的成果运用,让文化扶贫更好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据悉,下一步,巴州区将建立文化惠民扶贫长效机制,健全和完善区、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阵地建管用一体化发展,切实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有效供给,提升基层文化服务效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