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巴州区:机械助力水稻丰收

2021-09-16 21:12:5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徐浩程

四川在线消息 杨智林

金秋十月稻谷香,稻浪翻涌机收忙。眼下我区各地的水稻陆续成熟,进入了收割期。近日,巴州区曾口镇吉公村的村民门利用晴好天气抢收稻谷,农用机械的助力大幅提高了收割效率,确保丰收的稻谷颗粒归仓。

这几天,在曾口镇吉公村清正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360亩水稻种植基地里,连片的水稻已经成熟,黄灿灿的稻穗随风摇曳,两台水稻收割机正发出阵阵轰鸣,在稻田里忙碌的穿梭,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

清正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盛春笑着介绍:“我今年种水稻种的是两个品种,收获很好,每亩接近1000斤的产量,我今年能够产到160吨左右。”

收割、脱粒、粉碎稻杆一气呵成,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稻茬,不到10分钟,稻田里的水稻就收割完毕;随后,收割机通过输送管将稻谷卸载到村民运输车里,极大地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收割效率。

收割机操作员李雨明说:“我们从9月7号下午开始全面收割,我们大机器一天能收割二三十亩,两台机子一整天能收五六十亩,大概五六天左右就能全面完成收割。”

告别了以往的人力收割,现在,曾口镇吉公村村民村民冯学志骑着三轮车就能轻松的挣到钱。

冯学志说:“现在打谷子比较轻松了,收割机出来就是现成的稻谷拉到车子上,用三轮车拉到烘干房,人比较轻松,平时我们在园区里面栽秧管理,一年还可以打些零工,能收入万把块钱,也增加我们家庭的收入。”

现在,合作社种植的水稻都是采用机耕、机收、机器烘干的作业方式,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烘干房每一天能够烘到9吨 (18,000斤),从种到收全部都是实行的机械化作业,稻谷烘烤出来过后,可以直接上仓,既节省了劳力而且效益还是比较高的。”李盛春介绍道。

今年以来,曾口镇大力推广机耕、机播、机收,条件成熟的田地地块实现全环节机械化。

据曾口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清华介绍:“曾口镇今年全镇共种植水稻21,000多亩,采取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全镇推广机械化收割,机械化收割面积达70%,降低了收割成本,提高了收割效率,从而确保了群众的粮食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