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2年,驻村新书记变身“土专家”

2023-03-31 22:47:4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徐浩程

何柳 巴中频道 白川东 任星旗

“这个新书记好年轻”“这个新书记看起来好斯文,白白净净的,还戴着个眼镜......”孙鹏至今还记得,2021年,第一次到巴中市凤溪镇柏垭子村,参加驻村第一书记见面会时,台下的村民们的各种小声议论的场景。

作为巴中市巴州区烟草专卖局派驻凤溪镇柏垭子村的第一书记,孙鹏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他知道要改变老百姓对自己的质疑,就得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

2年来,他扎根基层,从农户村庄到田间地头,从新居配套到致富产业,都少不了他忙碌的身影。渐渐的,他不仅实现了从一名烟草老专家到驻村新书记的角色转变,同时也从村民眼中的新书记变成了地道的“土专家”。

走进村民生活化解聚居点集中养猪难题

“从一名专卖稽查人员变成驻村第一书记,接续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处处都是挑战,但有国家和组织在前面引路,我不怕。”孙鹏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多走、多问、多看、多学,是他给自己定的路子。

驻村伊始,没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孙鹏凭着一股韧劲,硬是用一个月时间走访了全村在家的四百多户人家。哪家几口人,靠什么挣钱,居住环境怎么样……记了满满一笔记本,慢慢的,在日积月累中,他也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

“如果家里养两头猪,既能丰富餐桌,又能增加收入,还不浪费残汤剩饭。”在走访中,柏垭子村聚居点易地搬迁的脱贫户向他反映,搬进新居后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是没有场地养猪,又不能乱搭乱建,希望村上能解决这个问题。

群众有诉求,那就必须想办法解决。孙鹏找村两委商议由村集体在聚居点附近修建一处猪圈,解决易地搬迁群众的养猪难问题,养猪场的有机肥料还可以帮助柑橘园灌溉,可谓“一举两得”。

虽然村两委同意修建,但苦于资金不足。

“村上资金有困难,那你们解决修建场地问题,资金的事情交给我们驻村工作队。”说干就干,孙鹏立即整理相关资料,回到帮扶单位积极沟通,最终争取到帮扶资金9万元。

历时3个月,凤溪镇柏垭子村建起了一个生态养猪场,配套有猪圈10眼、屠宰点1个、化粪池1个、柴禾堆放点1个,解决了聚居点群众搬迁后养猪难的问题,成为巴州区第一个聚居点配有集体养殖场地的村庄。看着一头头小猪仔长得膘肥体壮,孙鹏比养猪户还高兴。

解决了聚居点村民的传统养殖问题,如何继续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又成了他的当务之急。

研究产业发展 第一书记成了村里“土专家”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受地形地势和自然条件的限制,要实现柏垭子村快速发展,必须依靠上级政策“借东风”。

当前,凤溪镇正在打造“柠檬小镇”。孙鹏联系气象部门收集了柏垭子村近5年来温度、日照时长、降雨量等信息,并协调专家前来进行土地酸碱度测试。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和查阅资料,孙鹏和村两委研判柏垭子村“张家大田”区域背风向阳、坡缓地平、利于排水,可打造成柠檬产业园。

为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柏垭子村开设课堂、推广技术、签订协议、完善机制。采取“集体+农户”的模式,推进柠檬的科学化种植和精细化管理,明确以固定分红加效益分红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村集体创收、群众增收致富,最终成功种植柠檬苗13000余株,面积410亩。

产业落地,还要保收成。孙鹏白天在网上查资料,晚上和种植户一起上夜校,从柠檬的耕作、施肥到修枝、防治他都参与其中,在与镇上的农技专家沟通的过程中,连农技专家都赞叹到,“孙书记现在也是土专家了。”

今年,巴中市大力打造“巴山肉牛”品牌,鼓励发展肉牛养殖产业,他紧跟市委步伐,积极宣传引导,柏垭子村新增规模肉牛养殖场2个,扩建1个,现有存栏肉牛600余头。进一步丰富了产业种类,壮大村集体经济。

产业遍地开花,柏垭子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上来了,预计今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超过20万元。

从老专卖到新书记,从新书记再到“土专家”,两年的驻村工作,村民们都很信任孙鹏。他们相信,在孙书记的带领下,大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