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怀通 巴中频道 马小米
“自从有了这个项目,我们的牛就不愁销不出去了。有了这份保障,我们养殖户也就放心了。”5月10日,浙江省义乌市上溪镇屠宰加工场内热闹非凡,第25批由巴州区枣林镇养殖的29头巴山肉牛搭乘“专车”来到了这里。正在检查牛舍情况的枣林镇枣林村先锋养殖场负责人张纯杰说。
张纯杰从2012年开始,从事巴山肉牛养殖,由于养殖规模、成本等原因,尚未形成较好的经济效益,甚至出现亏损。养殖场也未能得到充分发展。
2023年,在浙江义乌与四川巴州区东西部协作项目的大背景下,义乌市上溪镇积极响应“西牛东送”号召,迅速组织人员到巴州区枣林镇实地考察巴山肉牛资源。通过走访,上溪镇屠宰加工场相关负责人认为:“枣林镇地处湿润地区,天然牧草丰富,自然放养的巴山肉牛,肉质结实、品质好,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在枣林镇与上溪镇积极探索合作下,逐渐形成了枣林镇养殖、上溪镇屠宰销售的“西牛东送”养殖、销售一体化模式。
有了稳定的销路,这增强了张纯杰的养殖信心,目前他所在的养殖场在栏巴山肉牛60余头,销售有了可靠的保障,他也在计划扩建养殖场。
更让张纯杰欣喜的是,不久前“浙中牛交易市场”暨“西牛驿站”已在义乌上溪镇正式揭牌,义乌市也将引入专业团队进行管理运作,进一步提高义乌巴州两地肉牛输送效率,提高肉牛交易量,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随着‘西牛驿站’建成后,我们将继续完善相关屠宰等资质和许可申报工作,配套建立检验检疫部门,规范检验检疫手续,确保肉牛及牛产品系列食源安全,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放心牛肉,做好牛产业文章。”义乌市上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过项目的实施,如今,巴山肉牛已成为义乌市民餐桌上熟悉的肉类食材。销往义乌的肉牛比在巴州区本地销售每头多增加收益近1000元,同时,带动了巴州当地10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其中脱贫人口就业20余名。“西牛东送”项目为巴州区枣林镇的村民开辟了增收新渠道,也让义乌市民吃上了地理标识的巴山牛肉,真正实现了两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据了解,该项目从2023年年初签订合作协议,11月启动,截至2024年4月底,义巴专线已运输20余车、近350头肉牛,实现销售近600万元,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巴州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巴州区、义乌市两地将持续深化东西部合作,以枣林—上溪合作为基础,让巴山肉牛进入更大的市场。一头头巴山牛,带动两地百姓共同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