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早培养孩子的生命意识

2019-10-29 15:16:20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高启龙

缺乏生命意识,孩子们在学习、生活、情感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和老师、同学、朋友发生的不经意的小小争执,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自己走上不归路
□本报评论员 张雨
  几天前,仁寿发生初三学生持砖砸伤老师的事件。
  大家有不少疑问:老师做了什么?学生这么做是为什么?未成年人作恶如何惩处?未成年人暴力事件怎样严防……事件真相还有待进一步调查,但有这样一个问题无论如何都值得我们警醒,即15岁中学生的生命意识,为何如此淡薄?
  个人对自己与他人生命的理解及态度,构成生命意识。从珍爱和保护生命的角度而言,培养孩子的生命意识,就是让他们认识到生命是如此的宝贵,基因选择充满了随机性和偶然性,生命又是如此的脆弱,一场灾难、一件微不足道的器具,都能随时将之剥夺。让他们认识到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前提就是生命,其中包括了自己和他人生命,并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健康积极的生命观,既珍惜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对自身以外的生命保持强烈的认同感。
  缺乏这样的生命意识,孩子们在学习、生活、情感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和老师、同学、朋友发生的不经意的小小争执,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自己走上不归路。近年来,广东五年级小学生不堪家长责罚,上吊在教师宿舍楼窗下;湖北未满13岁的女孩,因不满同学漂亮,将其残忍杀害……一个个刺痛社会神经的案例背后,都看得到生命教育的缺失。而除了这些触目惊心的显性暴力,还有更多的隐性暴力,其危害性似乎并未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有的孩子呈现出残忍、麻木、冷漠、乖戾、偏执的心理特征,既不珍惜自己生命,也蔑视他人生命。
  为什么有的孩子对生命缺乏基本的尊重和敬畏?这与成长的环境有关。其实,成人就是孩子的环境,在孩子处于生命意识的塑造与初步定型阶段,只能通过大人的言传身教、环境的潜移默化,将他们人性中固有的“善”发挥出来,滋养起来,强化成美好的生命意识,才能既让孩子顺利度过童年,又奠定一辈子的为人基石。若忽略掉这一点,就如仁寿事件中,知情老师透露的那样:这个学生,平时他在家妈和老汉儿都不管他,也管不了他。这样无人能管的学生,极易走向歧路。
  今天,复杂的社会环境也给教育和引导带来了不少难题。诸如在一些游戏、动漫中,充斥着冲突和杀戮:《王者荣耀》的“砍杀我一次,必10倍报之”;“吃鸡”里面的爆头技巧杀人秀,还有一些给童话公主进行开喉咙、开颅手术的“黄暴漫画”,随时随地侵蚀着童心……我们不禁要问,当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被虚拟的“敌友”灌输了大量的仇恨狂热,生命意识的种子又该如何种下,并呵护壮大?
  培养生命意识,需要将孩子置于具体情境中。比如,学校能否少一些唯考是重、唯分是举,重视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引导孩子真正懂得生命是可贵的,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家长能否自己先放下手机,别总把孩子丢给一个又一个的辅导班,而是多花时间和孩子一起在了解生命中,共同理解生命的价值、生而为人的意义?
  生命意识,越早培养,效果就越好。孩子都有尝试新事物的欲望,需要家庭和学校形成社会合力,从细微处入手,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逐渐学会处理“自我”“人我”“社会与我”之间的关系,从小明白“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的道理,社会就会多一分安宁,少一些不幸。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