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制造“第四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协同发展猜想

2020-05-26 16:02:44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高启龙

这些领域值得期待

  汽车和新材料产业等是主攻方向

  “协同发展,不同于差异化发展,不是我有你就不能有,而是要找出各自长板和共同短板,把长板做长,把短板补齐。”双方相关负责人达成共识。

  汽车产业成为第一选项。双方已进行了产业链条梳理和分析,对整车和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了全面摸排。初步理出的产业图谱显示,2019年,重庆和四川汽车生产量占据西部的44%。重庆市现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十余家,拥有一线高品质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400多家,二三线配套企业超过1000家,汽车零部件本地化率超过70%。四川则拥有一汽大众、一汽丰田、韩国现代、吉利沃尔沃、神龙汽车等10余家重点整车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

  “初步锁定了进一步加强合作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汽车产业处相关负责人说,双方将在现有传统汽车产业布局不变的情况下,面向汽车“新四化”发展趋势,以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线,加强技术创新协作、促进应用示范融合、推动市场开放互通,加快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力争将成渝地区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制造、应用基地,推动成渝地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双方也将携手进一步提升两地整车企业在成渝地区的零部件采购占比,推动川渝地区现有零部件企业发展。

  共享国家级检验检测资源,“目前省内还没有一家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汽车企业需要将产品送到湖北、天津等地检验检测,周期较长。”上述负责人说,重庆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具备国家级整车和零部件检验检测能力,双方将借助协同发展进一步推动国家级检验检测资源共享。此外,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系列产业领域的协同合作,也可参照这一模式适时启动。

  新材料产业也被视作重要一环。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冶金建材处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四川正在全力打造全省“材料地图”,助力强连补链。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对接国家部委和重庆市,加强川渝新材料产业对接,探索建立新材料产业区域协调合作发展机制,培育一批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链协调发展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