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图片之一——美姑县农作乡甲谷村的“大红袍”花椒成熟了。
本报制图/侯小科 展览图片之一。
脱贫看变
生活水平发生巨大变化——
●136万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62.2万贫困群众进行农村危房改造
●295.9万饮水困难群众喝上“干净水”
基础条件发生巨大变化——
●“溜索改桥”项目全面完工、10多万群众告别溜索出行历史
●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11万多公里,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
●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都通了客车,快递网点基本实现全覆盖
社会事业发生巨大变化——
●全省基本构建起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
●大病救治覆盖率达99.6%,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支付的占比控制在10%以内
●一些藏族乡村包虫病检出率已下降至0.02%,大骨节病连续8年没有新增病例
●全面实行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9+3”免费职业教育和“一村一幼”
发展动能发生巨大变化——
●每个贫困县都建有现代农业园区、每个贫困村都有集体经济
●全省共推出优质农产品品牌149个、区域公共品牌12个
●88个贫困县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57.9亿元,是2013年的1.68倍
●全省贫困家庭去年人均纯收入7690元,是2013年的2.81倍
9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在成都举办四川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这是国新办目前唯一一场在北京以外举办的脱贫攻坚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在金牛宾馆俱乐部举行。早上9点过,发布会开始前,会场外一场名为“脱贫攻坚看今朝——四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掠影”的展览,吸引参会的中外记者驻足。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场无声的“发布会”。展览用70余张精彩生动的图片和一系列详实的数据,向世界讲述脱贫奔康四川故事。
四川在线记者王代强邵明亮
家·跨越
136万人易地搬迁,“悬崖村飞人”住新家
近年来,四川持续打好脱贫攻坚硬仗,全省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9.6%下降至2019年的0.3%。
比数字更直观的,是群众的生活。展厅左侧,第一张便是“悬崖村”的藤梯照片,旁边是几年前建好的钢梯,紧挨着的是“悬崖村飞人”拉博的新家。今年5月,拉博和“悬崖村”80多户贫困老乡一起,搬进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新家。
从藤梯到钢梯再到楼梯,浓缩的是凉山贫困地区跨越的阶梯。
跨越的还有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过去,一家人生活的土坯房不到20平方米,进屋要弯腰,既是堂屋又是卧室还是厨房。现在搬进楼房,还开起了小卖部。
像拉博、吉好也求一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我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头号工程”,让136万人搬进新家园。
业·支撑
彝家开启“麻辣”新生活,藏族女孩成为地铁女司机
“住房建设是面子,产业发展是里子。”美姑县农作乡甲谷村吉克大姐手托一大箩大红袍花椒的笑脸图,感染了中外记者。
过去甲谷村虽有品质优的花椒,却因交通闭塞“养在深闺人未识”。
破解产业困境,我省近年在贫困地区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甲谷村的花椒、核桃、山羊等产业发展一路高歌,年收入100万元以上,带动户均收入4000多元。
脱贫奔康,既靠产业带动,也靠就业支撑。“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肖芳就是典型代表。”循着讲解员引导,参观者把目光聚焦到这位丹巴县巴底乡的藏族女孩身上。在“9+3”计划帮助下,肖芳作为甘孜州首批300名藏族学生之一,进入内江铁路机械学校学习。3年后,她被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录用,成为我国第一位藏族地铁女司机。
医·保障
医疗资源下沉,大骨节病连续8年没有新增病例
一面展墙,分别用全景和特色的方式,突出展示了同一个地方的两个情景,吸引了一大群参观者。
全景图片中,十多位村民坐成一排,裤腿上拉,露出变形的膝盖——这是阿坝州壤塘县茸木达村大骨节病患者在等待医生治疗。
大骨节病曾是藏区脱贫攻坚路上一大“拦路虎”,为防止因病致贫、返贫,我省近年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如今,全省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大病救治覆盖率达到99.6%,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支付的占比控制在10%以内。一些地方病、传染病也得到有效控制,包虫病检出率下降至0.02%,大骨节病连续8年没有新增病例。
学·希望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今年6名凉山学子考上清华北大
“他在写什么呢?”观展者对一名穿着校服的男孩的照片来了兴趣。
男孩是凉山州冕宁县的孙川,今年他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前几天,孙川还在工地上打工,“想赚点学费、生活费,为爸妈减轻负担。”
以前在这里不要说考上清华北大,就连大学生都出不了一个。今年凉山一共有6个孩子考上了清华北大。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四川扎实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惠及24万名学龄前儿童;在民族地区开办“一村一幼”幼教点4888个,招录“9+3”学生12025名,全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应读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