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之变引领发展之变

2020-12-21 15:43:53来源:四川观察编辑:高启龙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中国经济有8项重点任务,其中就包括“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再次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作为“十四五”时期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我省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从水资源综合治理到产业结构调整,一系列举措不断推进,全省空气质量显著改善,百姓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临近岁末,内江谢家河再生水厂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大伙掐着点赶在本月底交付工程。未来,这里将主要收集谢家河片区污水,处理达标后用于河道生态补水和绿地灌溉,形成活水循环。看着眼前的谢家河,很难想象4年前这里曾因生活污水、养殖废水直排,黑臭水体长达3.6公里。  

“十三五”以来,内江大力推进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开展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相继完成全市100多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建成700多公里排水管道、3000余亩滨水湿地,全面完成11条黑臭水体治理。  

 

内江市住建局副局长 朱宇:确保治理1条黑臭水体就建成1个生态公园,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绿色休闲生活空间。  

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品质的提升,更有孕育而生的商机。  

记者 寇泽梅:在温江南城“花想江安”的绿道上,我眼前的这棵罗汉松它既是景观,也是商品,如果消费者游园的时候看中了它,就可以直接把它购买回家。  

在成都温江,南边的城区打造园艺消费新场景,负责前店消费,北边的林地打造景观绿道,负责后场种植。通过绿道,湿地公园良好的生态本底从北向南延伸入城,让都市农业、医养健康、文创旅游等多种业态在这里有机融合。“南城北林”的模式,擦亮了“公园城市”的招牌,催生了更多的绿色消费。 

成都温江区住建局生态公园城市建筑师 王黎:在“十四五”期间,我们要启动20个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建设,规划建设50条社区幸福绿道,50条上班的路、上学的路、回家的路、旅游的路。  

除了绿道公园,工业园区也有绿色文章可做。  

伴随一声巨响,2018年6月宜宾天原集团一根高120米的大烟囱轰然倒下。倒下的是3000多亩老厂区最后一根烟囱,迎来的却是,生产了74年、西南最大的氯碱化企业——天原集团新的发展。如今,天原集团从曾经的化工企业摇身一变,成了以锂电正极材料为核心的新材料企业。  

宜宾天原集团总裁助理 颜华:今年我们天原集团有望实现年收入300亿,在2016年基础上实现翻番。  

 

宜宾作为典型工业城市,过去一直依赖白酒、煤炭等传统产业支撑经济发展。如今宜宾坚定走上绿色优先生态发展之路,主动对20多户重点企业实施整体搬迁或关停,过去的“黑白”产业,被智能终端、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新产业,刷成了“绿色”。  

宜宾三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郭一蓓:一方面是支持企业对现有的产品线和生产工艺进行全面升级,同时也支持他们进行延链强链补链,来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效益。  

2017年至2019年,宜宾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左右,2020年前三季度,宜宾GDP以3.3%增速成为全省经济“增速王”。

老工业城市绿色转型焕发新活力,而作为全省生态资源排头兵,雅安则在绿色赛道上加速冲刺。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雅安大数据产业园从无到建成开园,已成为全省最大的绿色数据中心,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入驻,全市数字经济及相关产业规模今年将超过200亿元。  

雅安市经信局局长 曾毅:发展大数据产业为雅安的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尤其是为制造业的数字化赋能提供支撑,在“十四五”期间,(将)加快建成绿色产业示范市。

 

今年1至11月,全省优良天数率达91.7%;全省水质优良断面占比98.9%;至2019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9.6%,比全国高出16个百分点。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同时,全省"5+1"现代工业体系、"10+3"现代农业体系正加速构建,绿色正成为巴山蜀水间最动人最澎湃的色彩。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