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 “三线精神”世代传承

2021-05-06 16:47:54来源:四川观察编辑:徐浩程

三线精神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时期,是民族精神、奋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我们就带你走进攀枝花,了解这座因三线建设而生的城市,是如何从钢铁之城转变为阳光康养之城。  

攀枝花,是中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每年春季,那红艳艳的攀枝花满城绽放,把这座英雄城市装扮得光彩夺目。金沙江穿城而过,滔滔的江水似乎一直在向人们述说着半个多世纪前那场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  

1964年夏,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拉开了“三线建设的序幕。1964年下半年,数十万建设者从各地向攀枝花集结。条件虽然很艰苦,但没有人退缩。

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副馆长 张鸿春 :三线建设主要是要建立一个稳固的后方战略基地,那么党中央毛主席绝对把这个基地建在攀枝花,因为攀枝花有个最大的优势,有个战略资源,就是钒钛磁铁矿。但是钒钛磁铁矿它面临一个技术难题,也是一个世界上的冶金难题,就是如何用普通高炉来冶炼,所以那么我们冶金部组织了108位技术专家 进行两年多的冶炼攻关。

“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钢铁不回家”,是三线建设者真实的精神写照。从1964年开始,为解决这一“卡脖子”技术难题,108位技术专家进行了1000多次试验,终于取得了成功!

记者 周柳青:我手上的就是攀钢七一纪念铁,它是1970年7月1号由攀钢1号高炉炼所出来的第一炉铁水所制作的纪念铁,它的诞生意味着三线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 

攀枝花钢铁基地不仅在中国最需要钢铁的年代,从“呆矿”里取出了铁,炼成了钢,在此后的50多年里,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和工人们发扬三线精神,一直突破着“不可能”。从时速200公里的中国第一批高速钢轨,到时速350公里的100米长尺钢轨,攀钢含钒钢轨在业界创下多个第一。  

攀钢钒轨梁厂党委书记 王彦忠:中国所建设的时速350公里高铁所使用的钢轨,全部由我们万能2线提供。  

目前攀钢含钒钢轨已经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4月7号,由攀钢钒 轨梁厂生产的雅万高铁首组50米钢轨运抵铺轨基地,这标志着从中国攀枝花至印尼雅万高铁铺轨基地的钢轨运通通道成功打通。而此时,在攀钢钒轨梁厂内,新的一批出口钢轨已经进入最后的生产阶段。  

攀钢钒轨梁厂生产技术室主任 吕攀峰:我身旁的这些钢轨就是为雅万高铁所生产,即将发往防城港,这些钢轨经过我们严格的过程控制,和质量验收,完全满足标准要求。  

如今,由攀钢钒轨梁厂所生产的高铁钢轨作为国内唯一获得“国家出口免检”证书的顶级钢轨,正助力中国高铁跑出世界速度。      

攀枝花,一座因三线建设而生的城市,承载着共和国最初的强国梦。如今的攀枝花,不仅仅只有钢铁,依托得天独厚的阳光,已经成为养身、养心、养智的康养胜地。在盐边县红格镇的昔格达村,每年都会有不少来自外地的游客,有些候鸟老人在此一住就是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游客 李华源:我们每年冬天都要来这里过冬,这里不但是空气好,人也好,我们到这里来身体好多了。  

在村子里,村民们建起了农家民宿,凭借着阳光、温泉等自然生态资源,昔格达正在走出一条“康养+乡村”融合发展之路。  

攀枝花盐边县红格镇昔格达村村民 刘红:现在我们不用出村子就能挣钱,攀枝花的阳光就能给我们带来财富。  

如今,在攀枝花,像昔格达这样的“康养村庄”越来越多,把“阳光”用好,不仅要将远方的客人留下来,更要依托发展康养产业,为城市转型升级增添不竭动力。从三线城市到“阳光花城”,攀枝花这座英雄的城市正以坚定的步伐,传承着“三线精神”的红色基因,不断砥砺前行。  

攀枝花市发展和改革委主任 兼攀枝花市副秘书长 吕小平 :要把我们攀枝花的未来建成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建成成渝地区双层经济圈的宜居的后花园。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