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小康 感知幸福⑧丨薪酬及社保室主任邓克英:发黄工资卡上不断上涨的数字,尤为珍贵

2021-07-22 09:31:29来源:川观新闻编辑:徐浩程

【薪】

数据点击

随着四川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得到保障、工资水平持续提升、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020年,四川省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达74520元,是1952年的233.6倍,实现年均8.4%的稳定较快增长。

数据解读

几十块钱能买什么?一杯奶茶、一顿快餐,或者一场电影,当然,它只是你月工资的几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一。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这是一个职工的月工资,甚至一大家子的全部生活费。

斗转星移。随着四川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效益的提高,职工工资条上的数字也在节节攀升。

从1985年跨过1000元、2002年跨过1万元,之后每三到五年,四川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就迈上一个万元大关。“又双叕涨工资咯!”这也许是每个“打工人”最想听到的一句话吧。

小康见证人

邓克英,46岁,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薪酬及社保室主任

我是厂里的子弟,父亲是1966年东锅建厂时的第一批工人。在那个时候,能进入东锅工作,工资高、待遇好,在我们这里是无比光荣的事情。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爸爸的工资有几十块钱。虽说在我们这里已经是“高收入”,但要养活一大家子人,还是吃力。那会儿,爸爸工资领到手,就交给太婆“统一分配”。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买几分钱一根的冰棍儿、一毛钱一碗的凉糕,对我来说都快乐得飞起。

大概从1985年开始,爸爸的工资开始增加。后来我才知道,厂里从1984年开始实行浮动工资,按照你工作的表现,每年“调资”。这个“调资”,是半级半级地调,每调半级,刚开始是几块钱,后来能达到十几块钱。

东锅职工的工资卡。

我记得特别清楚,每年1到6月底,车间里的叔叔阿姨们干劲儿都特别大,抢着加班。因为每年的“调资”时间在7月1日,大家伙儿都争着能在下一年调半级。

1996年,是厂里最后一年实行审批调资。之后,就开始试行按岗位技能定工资,多劳多得。1996年到1998年,厂里效益特别好,有些工人干得多、拿得多,工资差距逐步拉大。那个时候我刚刚参加工作,记得大家的平均工资是400多元,但干得好的能拿到1500元。

不过,我们厂也经历过几年困难时期。从1999年到2004年,市场行情不好,厂里没有订单,效益下滑,工人们的“钱包”自然受影响,有的岗位只能拿到工资的30%—40%,过了几年苦日子。

东锅职工的工资卡。

幸运的是,厂子并没有从此一蹶不振。经历了寒冬期的锅炉市场,在2002年重燃活力。当时,全国缺电现象十分突出,电力市场开始发生变化,发电设备需求增加,东方锅炉实现了6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锅炉和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锅炉“零”的突破。2003年,东方锅炉新中标合同金额284.38亿元。

我们的工资、绩效也彻底与市场挂钩。市场大环境的转暖,加上大家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拼了命地拿订单,工资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

那时候,我们的工资过几年就上一个台阶:2006年左右月工资3000多元,2010年左右5000多元,2012年7000多元……去年,我们厂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4万元左右,妥妥的“高薪”。有的普通工人,最多每年能拿十七八万元。但他们也真是“牛”,有的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技术工人,有的成立了大师工作室,都是掌握了核心技能的人才。

做薪酬工作这么多年,我办公室里还保存了好多发黄的工资卡。那上面一个个不断上涨的数字,在今天看来,真的特别珍贵。

海报制作:刘津余、汪银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