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在11.8亿亩面前,13.6万亩似乎有点微不足道。
前者,是截至目前,中国人工造林的面积,占到世界绿色增加的四分之一。
后者,是在31年里,8个人,在喀斯特地貌的荒山上实现的造林“奇迹”。
一个,是中国交出的绿色“答卷”;另一个,是8位云南老人一生奋斗的成果。
我们敬畏自然,也在修复和改造中,不断寻找着与之和平相处的平衡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沙漠、荒山地和荒漠的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4,如今,中国是全世界人工造林最多的国家。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目前的23.04%,森林蓄积量提高到175.6亿立方米,荒漠化防治走在世界前列。
——从现在到未来,任重道远的旅程还在继续,而刺破黑暗的微光,则是每一抹增加的绿意后,那些个体的努力和坚持。
封面新闻资料图
旧山春
“山下要有路,山上要有树”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是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森林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可吸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发挥巨大的碳汇功能,并具有碳汇量大、成本低、生态附加值高等特点。
珠江源流域,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内,85岁的王德映老人清楚知道,对于朝夕相处30多年的8个人而言,这片郁郁葱葱的林场意味着什么。
“种树呀,天晴挖窝子,天阴栽苗子。”如今,这几乎是老人王长取能流畅表达的仅有几件事之一。85岁的他前几年被诊断出大脑有淤血,因年事过高,便一直保守治疗。
其实,他确实是有一点糊涂了,平时几乎不怎么说话,问他什么需要,很久才能反应过来。在他脸上深深的皱纹和褐色的老年斑中,唯有一双出奇干净的眼睛,还能寻觅到些许留在林场里的青春。
最开始种树,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的“陆良八老”都还不老,年龄最大的51岁,最小的40岁。当时,整个陆良县,受喀斯特地貌影响,龙海乡光秃秃的荒山上,寸草不生,怪石嶙峋,山蓄不住水,乡里没有一条河流也没有水库,连续干旱,拉水的老牛都累得跪下。
“山下要有路,山上要有树。”如今,“八老”里健在的四位老人,都会反复提到这句话。这是他们种树的“头头”王小苗说的,这位曾经的龙海公社树搭棚村民兵营长,最先提出上山种树,剩下的7个人自愿加入。1980年12月的一天,8人各自带着一床草席和一件蓑衣,一头扎进山里。从此,他们的人生再也没和种树造林撇开过关系。
从左至右分别是:王小苗、王开和、王家寿、王云方、王家云、王长取、王家德、王德映。封面新闻资料图
31年里,八位老人先是种树,再是守林。没有住处,一件蓑衣铺地,一件蓑衣搭身,以天为幕,地为席,就是一晚;年纪大了,儿子女儿就被叫上山一起守着;即使过年,山下村子里鞭炮震天,山上一点卤菜和土豆,就是团年饭。
一树新栽益四邻,野夫如到旧山春。
如今, 沿着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的山路前行,林场迤逦而上。从空中看,大山坡宛若披上一层绿茸茸的外套。当年,8人合计,将其取名为“花木山林场”,所寄托的寓意就是有花有木。
目前,我国森林面积达2.2亿公顷,森林蓄积量175.6亿立方米,森林植被总碳储量91.86亿吨。同时,我国森林资源中幼龄林面积占森林面积的60.94%,中幼龄林处于高生长阶段,伴随森林质量不断提升,具有较高的固碳速率和较大的碳汇增长潜力。
八老之一的王德映。封面新闻资料图
四时愁
担负履约责任 贡献中国经验
园中莫种树,种树四时愁。
直到现在,王德映都还记得当年第一锄头下去后,地上冒出的火星,和被顽石震得发麻的感觉。硬着头皮,他们每天忙着挖坑、撒种,再填上,小苗却一直没有发芽。忍不住扒开一看,老鼠早就把小苗吃了。
先天不足,后天艰难,似乎所有倒霉的因素都撞上了。
为提高树苗成活率,八老开始尝试,先育苗,再移栽。将挑好的树种,在营养袋里精心培育,长到十厘米高了,再移栽到山上。雨水金贵,于是,冬天旱季,就上山挖窝子,等到雨季再移栽。更精细的,他们摸索出,50天的树苗移栽后,成活率能达到100%;80天的树苗,成活率只有60%;100天后移栽的,成活率不到10%。于是,风雨无阻,育苗50天就要连夜移栽。
“我们就一条直线一条直线的种。”4年时间,7400亩华山松让原本赤裸嶙峋的荒山有了颜色,这时的“八老”,开始被请到别的乡镇帮助造林。在1985年至1995年的10年间,他们的足迹遍布陆良县9个乡镇,还有师宗县、罗平县等地的部分山头。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进来。在当地皈依村,沙巴口子山处处是75度角的陡坡,漫山乱石,荆棘丛生。王小苗组织了专业造林队,招募到接近800位青年上山植树。
封面新闻资料图
不同的地域,同样的坚持。
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从1962年深秋开始,三代人的造林传奇坚持了55年。克服高寒、高海拔,造林成活率正在增加。在青藏高原,世界屋脊的贫瘠荒凉正在因为植树造林变得有了色彩。更多的地方,从东北黑龙江一直到西部新疆,穿越200多个县、12个省区市的防护林在慢慢成形,这道“绿色长城”不但阻挡了沙尘暴,还促进水土保持,改善农业和畜牧业条件。
坚持不懈的努力终被世界看见——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于2017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后又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联合国森林论坛秘书长在森林论坛大会上称赞,中国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实践彰显了其言必信、行必果的坚定意志。
林场下,“陆良八老”曾经的住所。封面新闻资料图
枝叶稠
造林绿化带动产业富民
树成多是人先老。
这几年,王德映越来越感受到时间在自己身上刻下的印记。他的行动越来越迟缓,从家里出发,走到林场,3公里的路程,要慢慢走上几个小时。记忆力也不行了,明明想着去集市上补办手机卡,结果晃一圈,才发现没带身份证。
身边的兄弟也在离去。“陆良八老”里,首先离开的,是文化水平最高的王家寿。那是2014年,王德映还能赶去帮忙抬棺、守夜。到2018年,王家云和王云方去世时,王德映就只能慢慢走过去,默默送老兄弟最后一程。
王家寿老人是八老中最先离世的。封面新闻资料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除了一片林海,“陆良八老”留下的似乎还有很多。在龙海乡,花木山林场被确定为“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像保护我们眼睛一样保护森林”的标语在当地随处可见,不管是谁,只要靠近林场,路过的村民一定会提醒这里不能吸烟。时光荏苒,这个曾经备受先天地貌困扰的乡村,如今林地面积达11.6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达9.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3%。
造林绿化正带动产业富民,地处四川省什邡市的蓥华镇山峦叠翠,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为确保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蓥华镇投资100万元,修建星空木屋,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产业。产业发展收益的30%作为预留扶贫保障金,用于优先解决重大疾病、重度残疾和无劳动能力等特殊人群需求,其余70%平均分配,为确保脱贫户不返贫提供坚实保障。
整体上看,“十三五”以来,我国森林旅游产业规模快速壮大,森林旅游游客量达60亿人次,森林体验、森林养生、森林疗养等新业态新产品呈现出百花齐放态势,森林旅游成为我国林草业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极具增长潜力的绿色产业。
种树老人王长取的手。封面新闻资料图
在云南,老人们的世界没有这么大,他们的生活很安静,王开和和王长取每天到点儿了,就会慢悠悠走到离家不远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吃饭,他们很少交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偶然,王长取会问:“‘陆良八老’还剩下几个呢?”
“只有你们4个了。”路人回答。
“哦。”顿了下,他似乎才反应过来,转身继续缓慢走在小路上。
这时,走近了,你会听到,他正喃喃自语:“人死了,树活着就行。”
如今,林场已是郁郁葱葱。封面新闻资料图
背景材料
美丽中国
林业生态建设效果显著
1、“三北工程”:从1979年到2050年,历时71年,分3个阶段、7期工程进行,规划造林5.35亿亩。到2050年,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由1979年的5.05%提高到15.95%。现在已经进入第5期的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3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现在的13.57%。
2、林业投资持续增加。2017年,全国林业投资完成额为4800亿元,比2012年增长43.6%。其中,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2016亿元,增长25.7%;林业支撑与保障投资614亿元,增长175.6%;林业产业发展投资2008亿元,增长144.6%。
3、植树造林工作成果丰硕。2018年,全国完成造林面积707万公顷,比2000年增长38.5%;其中,人工造林面积360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50.9%。2019年2月英国《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从2000年到2017年全球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居全球首位,其中的贡献主要来自于中国巨大的人工造林面积。
4、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9-2013年)结果,全国森林面积2.1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森林蓄积151.4亿立方米。与第一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73-1976年)相比,森林面积增加0.9亿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8.9个百分点,森林蓄积增加64.8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