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高杲 摄影 韦维
成都市兴隆湖畔,人来人往,一块巨大的石匾上,赫然刻着七个大字——西部(成都)科学城,这块石匾于今年6月正式揭幕,同它一起亮相的,还有争创国家实验室“预备队”的天府实验室。沿着这块石匾向东300多公里,西部(重庆)科学城方兴未艾,一座未来之城正在成形。
西部(成都)科学城一角
时间回到一年多前,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首次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那之后,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两地目标。近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更加明晰。
把“线路图”变为“施工图”,四川早已开始谋划。
10月25日,“科创新川渝——‘川渝一盘棋 唱好双城记’”网络主题活动启动,来自中央以及省市主流媒体,深入商汤科技、神琥科技、中科融创科技等企业,走访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成都超算中心等创新平台,探寻四川创新驱动的密码。
“科创新川渝——‘川渝一盘棋 唱好双城记’”网络主题活动启动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跑出新节奏
9月22日,天府实验室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与会人员讨论激烈,他们将协调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自2020年12月的省委全会提出创建天府实验室以来,这样的会议已经开过多次。顺排工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紧锣密鼓的工作安排,目的只有一个——加快天府实验室的建设。
建设天府实验室是四川加快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一个缩影,随着一大批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入驻,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引领作用正在增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支撑成渝全域高水平创新活动。
天府规划厅
这也体现在层出不穷的“国之重器”上。远到发现银河系天鹅座深处的超高能宇宙加速器,深至垂直岩石覆盖达2400米下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快似每秒10亿亿次的成都超算中心,炫如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出的蓝色电光……
一大批原创成果的喷薄而出,让四川科技创新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从点到面的突破。
数据显示,至2020年末,四川已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整机、大飞机关键部件、静脉麻醉新药环泊酚(1类新药)等创新产品200余个。
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上,重型燃机、核电装备、高端无人机等领域跻身世界前列,涌现了歼20、华龙一号、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北斗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等重大成果;在科技服务民生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科研综合实力连续7年排名全国第一,在资源综合利用、公共安全、文化旅游、环境治理、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等领域,成效显著。
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用好新手段
10月22日,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成都市政府联合建立的“5G行业终端与应用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启用。
自5G商用以来,5G行业终端终端被看作联接网络基础设施和行业应用的强梁,启用5G行业终端与应用创新中心有助于构建完整产业创新链条,助力中西部地区5G产业升级,拓展5G产业生态。
今年6月,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是要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攻关,提供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将依托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艺提升和原创成果,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这将促进我省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他以全省工业的发展,进一步解释说明。
成都超算中心机房(成都超算中心供图)
四川是西部工业大省,202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总量13428.7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3%,工业总量列全国第8位、西部列第1位。但同时,也面临着制造门类全、筋骨弱,产业链层次偏低、高端供给短板明显等问题。2021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进入新发展阶段,四川工业更需要依靠创新驱动培育新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
那么又该如何做呢?“做好顶层设计,要注重系统推进。”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四川已经从4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引领强链、区域协同强链、数字赋能壮链、育强企业壮链。
其中在创新引领强链方面,四川打造了重大科技平台推动产业创新体系发展,推动天府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攻关破解行业瓶颈“卡脖子”技术、关键核心技术,通过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这一点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尤为明显。目前,四川在该领域示范规模西部第一、国内领先。同时,还在争创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此外,四川还立足产业基础、找准关键突破,提出加快构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5大支柱产业和数字经济“5+1”现代工业体系,着力培育优势产业链,重点打造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智能装备、轨道交通等17个细分产业“链群”。
目前,五大支柱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营业收入总量突破4.3万亿元、占全省工业的八成以上;“芯屏端软智网”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培育取得明显成效,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6万亿元。
协同创新发展 干出新格局
近段时间,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黄德青前往重庆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一切都要从一年前说起。
2020年8月,他率领团队和重庆交通大学联合申报的“时速400公里高速列车运行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成为川渝首次联手研发7个科技创新项目之一。
一年来,黄德青收获颇丰,他认为重庆交通大学在智能感知、智能导航等技术领域技术支持,让项目的研究越来愈深入;两地之间的资源整合也让研究成效越发明显,在高速列车定位、复杂运行环境下的列车运行控制等多个方面都取得较大进展。
这位四川科技工作者的经历,反映出的,是两地区域协同创新工作的推进。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明确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同年7月,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对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进行了部署。
省科技厅闻令而动,与重庆市科技局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田云辉表示,经过两年的探索,两地初步建立了领域联合确定、经费联合出资、项目联合申报、立项同步实施、管理分头组织的合作机制。同时,协同创新平台自实施以来,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重庆大学、西南大学、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川外内知名高校院所和企业踊跃参与,调动了川渝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也提升了合作的层次和实效。
科技创新带来的实效,两地的科技工作人员感受更为明显。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研究员周毅提到,经过1年的发展,“川渝道地药材品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项目,初步完成川渝两地姜黄、川牛膝、白芷3种药材产地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科技创新部主任吕岚春对两地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建设充满期待,目前他们正在推进能源互联网零碳产业园的规划。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面向未来,田云辉表示,省科技厅还将深化川渝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川渝科技部门签署“1+3”合作协议落地,继续实施川渝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建好川渝高新区联盟、技术转移联盟和科普基地联盟,共同谋划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继续推动科技资源共享。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迈入新领域
“西南交通大学关于空铁列车的一项技术评估作价2500万元,入股某科技型企业,研发团队获得11.11%的股权。”9月14日,四川省推进原创性原动力改革新闻发布会上,省科技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赵敏列举一个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的案例。
之所以要举这个案例,是因为一个尴尬的事实:作为科教资源大省,2019年四川仅有不到两成的科技成果得到转化。
为什么会这样?“不愿转、不敢转、没法转是主要原因。”西南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董事长康凯宁谈到三点:一是“先转化、后奖励”带来的收益不确定性导致的科研人员“不愿转”;二是担心定价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导致的各级管理干部“不敢转”;三是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技术成熟度低导致的“没有成熟成果可转”。
如何解决?西南交大创新了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权属改革。截至目前,全省45家试点单位完成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634项,作价入股创办企业100余家,吸引投资近70亿元。
“再进‘深水区’,将改革进行到底。”四川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上释放了明确的信号:全面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
为解决“不愿转”,四川从制度层面明确改革机制,将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由单纯的国有改变为单位、个人混合所有,将成果转化的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改变为“三权+所有权”;建立了推进产权激励的改革决策程序;探索了鼓励产权激励的市场决定机制;培育了服务产权改革的技术转移队伍。
为解决“不敢转”,四川建立职务科技成果退出国有无形资产管理机制,消除成果转化过程中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减少职务科技成果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和阻力。
为破解“无成熟成果可转”,四川探索搭建产权激励的中试熟化平台,探索“先中试、后孵化”模式。
此外,田云辉还透露,省科技厅会同省委组织部、财政厅等部门研究制定《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非资产化管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计划在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7家高校院所开展为期2年的试点,正式方案将于近期印发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