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推动我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既要通过创新发展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又要着眼集聚发展培育一批具有支撑带动能力的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和集聚发展是推动我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的两条根本路径。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具有技术密集型的鲜明特点,大规模开发和市场应用有赖于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四川是全国科教大省,有基础、有责任乘势而上。集聚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形成集群和规模,才能形成更强的竞争力。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有利于优化要素配置、提高配套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形成规模效应,增强区域产业发展韧性。
面临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和要素成本明显上升的双重挤压,尤其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倒逼下,必须更加注重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过去十年,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为大规模开发利用风光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四川相关领域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但产业整体创新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存在原创性技术供给不足、创新型领军企业不多、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程度不深等问题。实现创新发展,要以建设天府永兴实验室为引领,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着力解决一些“卡脖子”问题,加快形成与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相配套的科技创新体系。抓创新要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两条腿”走路,对国家层面和其他地方已经成熟或正在攻关的环节,应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对产业发展亟需、具备一定基础、确需自主攻克的技术难题,既要避免重复投入,又要集中优势力量攻坚突破。
四川清洁能源资源集中分布的特征十分明显,水风光资源主要分布在攀西和川西北地区,天然气(页岩气)主要分布在川中、川东北、川南等区域。全省多地清洁能源支撑和应用产业集聚发展态势也初步形成,并具备进一步集聚壮大的良好基础。实现集聚发展,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完善区域产业政策体系,引导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向具有发展基础和较大潜力的重点区域集中布局,加快集聚成势。其他地区也要顺应绿色低碳发展大势,找准定位、错位发展,既不能一哄而上、盲目发展,也不能观望懈怠、无所作为。
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创新发展和集聚发展两条路径,强化技术创新和数字赋能,推动重点区域集中布局、特色园区集约发展、优势企业集聚壮大,我们才能促进清洁能源生产、支撑和应用全链条优势重塑和价值跃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