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新巴蜀”21市州巡礼报道
今日聚焦乐山
“中国绿色硅谷”又见“新绿”
“相序核对正确!”“合闸!”4月9日下午,一串口令之中,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中国绿色硅谷”核心区的110千伏协鑫临时变电站正式投运,“行走新巴蜀”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小分队记者见证了变电站投运全过程。
这是2022年乐山“中国绿色硅谷”首个正式投运的变电站。有了电力保障,乐山协鑫(一期)年产10万吨颗粒硅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春阳下,厂区内数千名工人正加紧进行土建、钢结构、电气仪表、设备安装等施工作业。
工地一处高层装置前,“封顶大吉”的巨型横幅格外抢眼。“这个装置提前23天封顶。”协鑫项目副总指挥付治栋介绍,现在已有40个单体装置结构完成封顶,预计一期项目将于今年二季度投产、年底全部竣工达产。据介绍,保利协鑫能源在乐山生产的FBR颗粒硅,作为下一代硅基材料,其综合电耗将降低70%以上。“我们不仅要布局产业前沿,更要根植绿色发展理念。”五通桥新型工业基地管委会主任钟志山说。
乐山协鑫(一期)年产10万吨颗粒硅项目建设现场。 宋思蓓 摄
向南行不到800米,一排银白色精馏塔映入眼帘。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周介绍,这是去年11月投产的永祥新能源二期5.1万吨高纯晶硅项目。绿色,在厂区随处可见。以一片浅丘草坪为界,坡上是办公区,坡下为生产厂区。没有噪音,没有异味,若不是翻过浅丘后眼前出现的厂房和管廊,很难让人相信自己正身处工厂。“‘绿色厂区’不仅是‘面子’更是‘里子’,能让企业真正受益。”在一个冷氢化装置下,罗周指着身后的管线说,用冷氢化技术,工厂已实现多晶硅制备物料的闭路循环。
详情:
行走新巴蜀·乐山① | “中国绿色硅谷”又见“新绿”
破立融并举
嘉州乡村振兴在路上
樱桃红了,茶园绿了,佛手开始黄了……4月10日,“行走新巴蜀”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小分队走进乐山。在井研县三江镇解放村,探寻当地打破行政区划,跨村成立集体经济组织的创业故事;到沙湾区太平镇绿化村,采访全国最大川佛手标准种植基地背后的片区联合党委;走进夹江县新场镇欣梧村,在“百里茶乡”找寻当地茶产业连片发展的产业密码……3个村落,讲述了不同的乡村振兴故事。
游客在井研县三江镇花树湾游玩。井研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乐山在持续推进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中,优化乡村布局、扩大产业增量,全市乡镇平均面积从58.36平方公里增加到96.39平方公里、平均人口从1.61万人增加到2.66万人。发展空间也在变大——全市40个乡镇级片区中,已有项目429个,五年内预计将有超800亿元资金投入乡村……
幸福美丽乡村,正在嘉州大地崛起。
详情:
行走新巴蜀·乐山② | 破立融并举 嘉州乡村振兴在路上
绿色产业在这里拔节生长
阳光透亮,远处是青山云海,万亩茶园从车窗外快速闪过……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所在地,近年来,峨眉山市一直将“生态立市”置于发展首位,并创建“绿水青山典范城市”指标体系,运用考核指挥棒把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胜势。
生态指挥棒如何“舞”?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4月8日,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小分队驱车前往峨眉山市,寻找答案。
详情:
行走新巴蜀·乐山③ | 绿色产业在这里拔节生长
飞针走线“绣”出幸福生活
“咔咔咔”“唰唰唰”……位于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城区的花间刺绣合作社,安静的房间内,剪刀剪线、针线穿过布面的声音格外清晰,十余名绣娘正飞针走线,绣制作品。
小凉山彝绣有上千年历史。近年来,乐山市通过发展彝绣产业,在带动居民增收的同时,持续传承民族文化。4月8日,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小分队记者来到马边首家刺绣专业合作社——花间刺绣合作社,感受绣娘飞针走线“绣”出的新生活。
绣娘们展示传统技艺。夏平 摄
一进入合作社彝绣展厅,记者就被一张彝绣人物肖像吸引住:翠竹掩映下,一名彝族姑娘正摆弄着耳饰。独特的平针绣、乱针绣法形成错落有致的光影,让人物更显灵动。“这是我的自画绣像。”合作社负责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乔进双梅介绍,特有的技法把光影“锁”在方寸之间,这是她传承发扬小凉山彝绣的底气。
详情:
行走新巴蜀·乐山④ |飞针走线“绣”出幸福生活
乐山乐水 烟火人间
刚到桥头,记者便被牛油味挟裹药膳醇香的味道吸引。循香下桥,走进桂花街,古朴的木质雕花建筑,沿峨眉河依次排开,一眼看不到头,香味正是从一扇扇雕花门窗里飘出来的。4月9日,“行走新巴蜀”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小分队记者来到乐山市市中区苏稽镇,这座有1400年历史的小镇,用美味迎来八方宾客。
苏稽古镇风雨廊桥 黄敬婷 摄
苏稽是天府旅游名镇和四川省特色小镇。“特”在产业:全镇仅4万人,却有近百家跷脚牛肉门店。虽是古镇,沿街商铺却很新,屋檐还有风格统一的大红灯笼和彩旗店招。“2020年,我们完成了风貌改造。”苏稽镇镇长方军边说边递过地图,地图上显示,小镇正处乐峨精品旅游线上。
详情:
行走新巴蜀·乐山⑤丨乐山乐水 烟火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