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盛会成就城市梦想——成都大运会启示录(上)

2023-08-10 10:58:33来源:川观新闻编辑:殷鹏

川观新闻记者 蒋君芳 吴亚飞

绚烂的烟花、拼搏的汗水、祝福的掌声……刚刚过去的12天,是热血不息、青春飞扬的12天。

8月8日,随着火炬缓缓熄灭,成都大运会在成都露天音乐公园落下帷幕。

以大运会为契机,成都持续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成色、激发城市经济发展活力、为城市未来储备人才力量……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从来都不只是一场纯粹的体育盛会。谋赛即是谋城,办赛也是营城。

这,是此次青春盛会带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

8月8日,成都大运会闭幕式上的焰火表演。新华社记者 刘坤/摄

启示一:发挥大运会提升力,丰富市民幸福生活成色

运动健身,是市民幸福生活必不可少的“组件”。作为超大中心城市,成都能否为2100万市民提供丰富的运动场所,决定了成都幸福生活的成色。

13座新建体育场馆、36座改造场馆、1个大运村、1个大运会博物馆……成都以大运会为契机,快速弥补城市场馆设施“短板”,激活城市运动基因。

数据显示,在2022年,成都大运会场馆已面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近8万小时,服务市民群众超过509万人次,举办各类赛事730余项,推动全民健身在成都蔚然成风。

凤凰山体育公园,成都大运会的核心场馆之一。C视觉资料图

让运动空间遍及全城。筹备大运会以来,成都市鼓励和支持社区利用桥下、街旁、地下、屋顶和低效用地等贴近市民生活、可便捷到达的城市“剩余空间”,建设、改造体育场地。至2022年底,成都拥有体育场地设施6.41万个,植入体育设施1700多处。

更多难以计数的运动,在“金角银边”进行。

在金牛区蜀汉路,为解决周边居民运动场地缺失问题,当地街道与三方公司合作,创新思路,将辖区内一处大型商超原本闲置的楼顶空间,打造成兼具商业和公益属性的楼顶体育中心,划分为足球、羽毛球、网球等不同区域,并将早上时间段确定为公益时段,免费向居民开放。

大运会的推力,不止让“体育生态”焕然一新。抓住大运机遇,城市的“美容师”们打出一套“组合拳”,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品质。

强骨架,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推动城市东西主轴线、成洛简快速路、成龙简快速路和大运村至东安湖体育公园直连道路等交通枢纽和城市干道的建设,大幅提升城市交通快速通达能力。

优品质,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公共设施拆违增绿、拆墙透绿、增花筑景,推动航空走廊大地景观再造,高质量打造一环路市井生活圈,完成2000余个城市环境整治和品质提升项目。

补短板,改善城市环境。做好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环境整治的里子工程,坚决避免大拆大建和铺张浪费,让城市“里子”也出彩。近两年来,累计推动91个片区更新,实施改造老旧小区1202个、惠及居民10.7万户,市民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火红的三角梅、淡蓝的蓝雪花,五彩斑斓绽放在千家万户的阳台;形态多样、功能多元的社区美空间演绎着别样精彩的幸福美好生活;荒地变绿地,角落变游园,家门口“微更新”增添居民“小确幸”……从东安湖体育公园到大运村,从居民家的方寸阳台到社区里的小微绿道,成都持续释放“大运效应”,刷新城市“颜值”和品质,提升着市民幸福生活的成色。

启示二:用好大运会引爆力,让赛事带动城市经济持续增长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上,蹦蹦跳跳的“蓉宝”收获大批粉丝。人们把对“蓉宝”的喜爱,转化成为最直接的购买力,“蓉宝”几度脱销。

旋转跳跃的蓉宝

一场观赛活动,往往会有餐饮、购物、娱乐等多种消费行为相伴发生。作为最大的“带货IP”,成都大运会具有强大的引爆力。

为点燃这一引爆力,成都提前部署,面向社会公开招募非遗传承企业、冬奥会冰墩墩文创出品企业、顶尖文创企业等80家特许经营企业,围绕“蓉宝”,累计推出玩具类、徽章类、文具类、邮票邮品类等18大系列、1000余款特许商品。

而为打造便捷的支付环境,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首次在国际大型体育赛事集中推广境外个人入境移动支付服务。该分行营业管理部副主任张谦介绍,据8月4日相关支付机构不完全统计,成都大运会期间,交易笔数已达10.9万笔。

大运会带来的消费活力,透过餐饮这个切片得到生动呈现。美团数据显示,大运会开幕后一周,成都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幅近140%,餐饮堂食订单量同比增幅超150%。

大运“东风”,更直接地提速正在发展中的成都体育产业。抓住“东风”,成都连续出台体育产业“建圈强链”发展规划、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二十条政策,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体育市场发展壮大。

善治者谋远。搭乘“东风”背后,是一座城市对高质量发展的思索和部署。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城市,成都身上肩负着助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的重要使命。于成都自身而言,GDP不断突破攀升背后,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极,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一背景下,蓬勃发展的“体育+”产业,进入了成都决策者视野,成都作出了到2025年建成世界赛事名城、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的决策。

大运会带来的经济效益,印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近三年来,成都全市累计签约重大体育产业项目115个,签约金额超过870亿元。2022年成都市体育消费的总规模提升至578.6亿元,较2018年增长了44.5%,全市体育产业的总产值达到了1005亿元,成为成都两万亿GDP中又一千亿级产业集群,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然形成。

“东风”正劲。大运会后,成都将依托大运场馆、城市绿道、商业街区、社区运动空间等,积极举办受众面广的线上线下体育赛事;加强体育公园建设,大力发展智能体育装备,持续提升科学健身智慧化水平;广泛开展各类体育消费促进活动,激发体育消费活力,争创国家级体育消费活力城市。赛事经济的乘数效益,将继续为这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添彩助力。

启示三:彰显大运会影响力,借青春盛会赢全球青年青睐

4年前,当国际大体联主席奥莱格·马特钦念出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城市是成都时,这座有着3000多年积淀的历史文化名城,被全世界搜索和关注;4年后,成都大运会的开幕式上,成都用一场充满“中国风”“巴蜀味”的开幕式,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西部城市,赢得无数赞誉。

从申办到筹办再到举办,成都不断刷新给外界的形象。这种形象展示,既提升城市在国际舞台上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更助力城市获得青年人才的关注和青睐。

这是成都发展所需。成都历来重视青年人才的聚集,连续4年荣获“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奖,成为年轻人的向往之城。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成都市14—45岁的青年达960.36万人,占总人口的近一半。

8月8日晚上7时许,“2023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专场演出在成都桂溪生态公园(东区)上演。吴枫/摄

在成都看来,大运会是城市提升人才吸引力的绝佳机遇。

今年夏天,凤凰山体育公园爆火出圈。“操盘手”之一韩立锋是一位新“蓉漂”,他曾将世界著名体育场馆运营商AEG团队的经验成功应用到北京五棵松体育馆上。2020年,看好成都体育事业的发展潜力,韩立锋毅然来到成都,与成都城投置地(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接手大运会的主场馆之一——凤凰山体育公园的市场化运营工作,凭着多年的体育场馆运营经验,与主办方通力协作,不断刷新着凤凰山专业足球场的观球人数。

大运会带来的,不只是体育人才,而是整个青年群体。赛事期间,世界各地的青年运动员走上成都街头,品味着这座千年古城厚重历史糅合现代烟火气的独特魅力。

机遇面前,成都的做法简单且直接:既展示礼遇之心,更彰显发展平台。

大运会期间,一款提供服务保障的“蓉宝”机器人充分展示了成都的科技实力,它不仅能承担赛事咨询员、专业翻译员等多种角色,还是世界上首款带有应急服务功能的场馆服务机器人。它的创造者,正是“蓉漂”张睿睿带领的设计团队。2018年,看好国内人工智能发展前景的张睿睿,回国创立了公司,“大运会给了我们展示‘本领’的舞台,现在已经有很多单位都在和我们预定‘蓉宝’机器人。”

这是一个人才和城市互相成就的故事。借此向全球青年人才递上名片:这里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更是青年人才实现理想和抱负的圆梦舞台。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