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陈碧红 摄影 欧阳杰
10月25日下午3点,广州城市会客厅东塔,41楼的环场落地大玻璃窗前,一场现实与未来的“对话”正在上演:窗外, 川流不息的珠江水紧紧环抱广州最繁华的区域,将西岸的“历史文化核”、东岸的“现代活力核”、南向的“未来发展核”精妙串联在一起,老广州、新广州、未来广州,在广州这条新中轴线上次第展开。窗内,LED大屏上正打出“建设出新出彩的中心型世界城市”的目标愿景,跳动画面中,“全球创新指数连续三年第2”“全球科研城市排名第10”以及来不及数完的“全国第一”,让这个目标变得更近。
当天,这个串联起广州“现在与未来”的地标建筑,迎来了由四川省委书记带队,全省21个市(州)和多个省级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四川省党政代表团。为了完整记下眼前不断快速切换的画面文字,代表团成员们纷纷拿出手机,有节奏地按下快门。
边看边听边记,在10月25日—26日赴广东考察学习的两天里,代表团深入广州、深圳两地的政府部门、科技企业、创新园区,见证川粤合作项目签约现场,认真聆听两地企业家们的发展心声,在密集的节奏中全方位感受东部沿海城市解放的思想和超前的观念,在对比中找差距,在学习中取真经。
看到什么?
一往无前谋创新 改革到位、创新到位、服务到位
小政府、大市场,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为全国树起了一面旗。当天抵达广州后,代表团的第一个考察学习点位内容,就是市场主体在面对当前各种复杂环境形势下,深度观察广东如何进一步改革创新,最大程度提高便民利企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主任吕芙蓉,格外关注一个细节:广州正在深入推进数字政府提升服务。
比如,围绕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广州结合高频事项推出上千个“一件事”主题联办,效率极速提升。又如,围绕优化企业服务,广州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全广州2670条惠企政策一键直达,让政策主动“找”企业。再如,广州创新推出企业、个人数字空间,只需点击页面,居住证、身份证、教师资格证、公积金等个性化服务轻松呈现。
“这几年我们省包括‘一网通办’等在内的政务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但对标广东还有不少差距。通过这次学习,看到广东在‘放管服’改革中,体制改革十分到位,而这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吕芙蓉表示,下一步将大力推动四川“放的力度、管的力度、服务的力度”,让四川的营商环境更优,企业发展更活跃。
企业的活跃程度高不高,创新二字最重要。在此次考察学习的5个点位中,4个都与科技创新、制造转型相关,关注领域高度集中——
在广州无线电集团,这家“老国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深度拥抱数字经济蓝海,推动产业版块广泛覆盖航空航天、无线通信、软件与信息服务、量子科技、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领域,加速向创新型高科技产业集团转型。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坂田总部基地)搭建的“数字世界”中,城市智能体、城市数字化、数字能源展区、黑科技展区,将数字化转型的想象空间一次次打破。在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这家AI企业不仅拥有引领性的专业技术,还有2000+国内外各类知识产权,生动展示基于大模型的算法芯片平台如何从“不用纸、不用眼”,到“不用手、不用脑、不用管”的最新技术趋势与应用场景。在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通过数字技术和场景应用创新也能让社交、文化等领域做出大产业。
“光华为一家的研发投入,就超过了我们四川全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导向,广东的创新,是真正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创新的动力更充分应用到了产业发展中。”……怀揣着学习的心态走进每一个点位,代表团成员感慨万千。
看到差距,直面差距,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传导在每个人身上。现场,不仅边看边想,边听边记,甚至还出现“扫码”“抢书”等小插曲:在云天励飞负责人分享企业创新故事结束之际,这位负责人的微信“二维码”被不少代表团成员主动扫码留下;在参观华为结束之际,展厅出口展台上摆着的十余种关于华为创新理念、创新故事的书籍被大家纷纷带走。
一路学习取经,大家收获不小。
能做什么?
在对标对表中坚定信心、在差距中快马加鞭追赶
对标对表学习先进、奋起直追,如何把看到的差距,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一路上,大家看得多、思考得更多。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一把利剑。对正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新能源“一蓝一绿”产业拓展的宜宾来说,契合度极高。
“规模庞大的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释放巨大需求潜力,为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技术进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动力。通过实地考察,切身感受到广东在推动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三者协同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宜宾市委书记方存好表示,去年宜宾组建了数字经济局、数字经济产业公司,获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城市内部数据中心之一,2022年宜宾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100亿元、居四川省第三,下一步将学习借鉴广东在数字经济发展上的先发经验,抢抓国家发展“数字中国”的“时”,把握产业风口的“势”、发挥区位优势的“场”,坚持后发也要高点起步,全力打造全国同类城市领先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对于广东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完善生态,科技厅厅长吴群刚感触颇深:“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广东一头抓源头活水、抓技术创新的策源,一头无缝衔接做好科技成果和产业的对接,让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及时反映到产业竞争力上,值得学习。”
如何解决创新人才问题同样重要。“你看,光是云天励飞一家企业,就有6个国家级高端人才,这在四川都是不多见的。”吴群刚表示,目前四川推出“三强”计划,就是要通过“强领军、强骨干、强基础”,从创新人才、创新体系等各方面强化培育,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
差距存在,但优势也有。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冯锦花认为,在参观所有企业点位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企业是最大的创新主体,创新成果深深嵌入到制造业全过程。“四川工业体系完备、产业基础雄厚,特别是提出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在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同时也孕育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冯锦花表示,结合四川传统产业多、中小企业多的现状,将进一步为企业转型搭建更多融合发展的平台,培育发展新优势。
此次四川党政代表团赴广东,既是学习,更有合作。省政府驻广州办事处主任王德胜认为,当前川粤之间的区域合作,已经从传统的产业转移,逐步升级到产业链共建、创新链互动、价值链共享;从注重“龙头”招引,逐步过渡到“链主+链条”的集群产业转移承接;从产业实体招引逐步过渡到”实体+要素”招引并重,双方合作质量正向更高水平进阶。
就在考察学习期间,2023四川—广东产业合作投资推介会在深圳举行。现场53个重大产业项目签约,投资金额超800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占签约总数的86.8%。在2023年川粤合作的“印迹”中,再添一抹亮色。
“依托制造业的独特优势,积极服务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高质量对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新布局”——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四川视察,对四川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全力冲刺2023年四季度之际,这场自我加压、对标先进的考察学习,既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一次具体实践,也是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个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