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王眉灵
年末之际,四川高速公路网又将更新:继久治至马尔康(川青界)、内江至大足(川渝界)、宜宾至威信(川滇界)高速公路(路段)建成开通后,九寨沟至绵阳(川甘界)、古蔺至金沙(川黔界)高速公路(路段)也将于近日通车。全年,我省将新增5条高速公路出川大通道。
无独有偶。12月7日,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突破7000万人次,继北京、上海、广州后迈上新台阶。四川铁路建设也频迎热潮:11月28日,川西北地区首条铁路、川青铁路青白江至镇江关段开通;12月21日,西部陆海新通道西通道重要组成部分的叙毕铁路开通;“川南新动脉”时速350公里的成宜高铁即将开通运行……
巴蜀大地上,干线不断延伸、路网不断填白、航线不断织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极”正加速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着强力支撑。
看投资落地
新举不断,完成投资继续高位运行
2月中旬,春节刚过不久,四川就推出一场大规模、高规格的高速公路项目招商推介会,一口气端出36个高速公路项目“大餐”,总里程逾4000公里,总投资超8400亿元。
不仅项目多,政策也新。推介会上,相关市州纷纷带来招商新政,对于重点项目将配套相应资源、给予补助支持;交通运输厅也对四川最新招商政策做了阐释,释放出更多的“政策红利”信号。
高速公路建设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历来是促投资稳增长的“重头戏”。吸引社会资金进入,今年,抓住国家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机遇,我省进一步深化高速公路投融资政策,推出延长特许经营期试点等,持续增强项目招商吸引力,全年新开工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逾1000亿元。
对于在建项目,政策引导更不断。2022年,交通运输厅、财政厅出台“交通建设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若干激励政策”,拿出“真金白银”予以激励,极大地激发了建设推进的积极性;今年,激励政策做出针对性调整,让激励力度更大、界限更宽、标准更高。
正向激励引导下,建设热情高涨。9月底,全省上百个在建公路水路项目吹响了“进军号”,奋力冲刺四季度,交通建设捷报频传: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的最后一个枢纽东风岩航电枢纽启动建设,开江至梁平高速公路冲刺主线贯通,海螺沟景区道路恢复重建项目建成通车……
记者从交通运输厅获悉,今年,预计全省交通建设投资将突破2600亿元,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新技术“护航”,铁路建设也在提速。
12月20日,连接川渝的新动脉——成达万高铁上,黄家山隧道掘进过半。为确保这一全线重难点工程顺利推进,中铁十二局在施工全环节配备了智能装备,让工效提高了30%。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川渝黔“两省一市”在建铁路项目完成投资约9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8%;其中,四川省境内川青铁路、叙毕铁路、成宜高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都将于年内开通运行。
看活力支撑
新措落地,赋予经济发展全新活力
11月,柑橘飘香,正是大量上市的时候。丹棱县总面积达10万亩的现代农业园区内,漫山遍野都是成熟的柑橘。农村公路通达田间地头,主播在园区内直播,收到订单后即可现场采摘,经由“金通工程”快邮通物流网络,最快次日就可送到客户手中。
丹棱县是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单位,今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公路“新三通”,农村公路进一步“提档升级”,并试点“交商邮供”融合发展,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加速“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畅通。
交通运输之畅为乡村发展带来发展活力。2023年前三季度,丹棱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邮政业务总量增速,均为眉山市全市第一。
不只是丹棱。今年以来,我省推动农村公路进一步向村组延伸、进一步围绕产业旅游业而建,截至10月底,已新改建农村公路1.6万公里、居全国前列,其中畅通工程7400余公里、乡村振兴产业路旅游路工程2800余公里;同时,深化乡村运输金通工程“交商邮供”融合发展,畅通农民群众出行和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和运输服务均等化有力支撑城乡融合发展。
降本增效之举也为物流运输增进活力。今年1月至11月,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5000列,占全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近三成。这背后,四川推出的《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四川“36条”)功不可没。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36条”明确提出,对多类车辆实行相应的通行费减免,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车辆是支持重点,对进出中欧班列图定站点货运集散地的集装箱运输车辆,车辆通行费给予60%优惠。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21.6万辆次进出中欧班列图定站点货运集散地的车辆受益,优惠金额超2600万元。
体现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另一个指标——民航机场旅客吞吐量,今年也表现优秀。12月7日,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7000万人次,成为国内第四个迈入“7000万俱乐部”的城市。目前,天府机场国内航点通达性为全国第一,中转率达16%、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年内,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旅客吞吐量有望达到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