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临港长江公铁大桥车内视角。
四川在线记者 王眉灵 陈俊伶 摄影 李强
四川首条新建时速350公里高铁来了!12月26日,成自宜高铁将开通运行,以全新时速串起成都都市圈和川南城市群。
这条新的大动脉上有诸多创新:自主研制的全国直径最大土压平衡盾构机、衔接西部最大的国际航空枢纽并实现“空铁一体”、世界首座公路和高速铁路平层合建桥梁……它是怎么建成的?开通前夕,四川在线记者走访了设计者、建设者。
车站布设充分衔接地方,初步设计历经4次批复
“你看,它从成都东出来后,在这里拐了个弯。”中铁二院成自项目设计总体负责人牛建青拿出成自宜高铁的路线走向图,可以看到,成自宜高铁从起点成都东站引出后,向东南方向行进,划出一个勺形的弧线,再向东而行,经过天府机场后,一条直线直奔川南城市。
成自宜高铁走向示意图。
天府站——成都铁路枢纽规划中“三主三辅”客运布局的三座主站房之一,就在这个弧线上。这也让成自宜高铁在成都境内串起了成都东、天府站两大铁路主枢纽,并连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实现9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交通大动脉功能极为凸显。
“成自宜高铁还是一条经济大动脉。”牛建青说,它行经的成都、资阳、内江、自贡、宜宾,都是川内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市。要发挥高铁对地方经济的带动,车站设置很关键,高铁车站的选点,既要靠近城市,又不能距离太近、避免切割城市发展空间,既要考虑工程合理性,又要考虑发展规划、预留空间等。
由于涉及城市多,初步设计并非一次性确定,前后共分为了4次批复。比如,位于成都境内的三岔湖站就是根据东部新区发展规划增加的,2020年底取得批复。
创新护航,建成最高运营时速高铁
350公里时速,是目前中国高铁运营最高速。建设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铁,意味着设计标准更严、建设难度更大。在这条“新动脉”上,诞生了诸多创新。
列车从成都东出发后仅1分钟,就进入锦绣隧道,这是全线唯一一个位于市区的隧道,以30‰的坡度实现了在市区的穿越。
“隧道上方有成渝高铁、新成昆线和很多城市道路,从下方穿过要确保这些交通干道的安全,必须严控沉降。”中铁十四局成自宜高铁指挥部总工程师牟君华回忆,为安全快速推进锦绣隧道工程建设,蜀道集团、成兰铁路公司联合中铁二院、中铁十四局等参建单位共同研制了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锦绣号”。施工过程中,隧道最大埋深达60米,相当于20层高楼,管片接缝压力大,建设者们又创新研发了兼具定位功能于一体的组合型螺栓,确保接缝防水效果“滴水不漏”。
成自宜高铁通过的资中、威远等地采空区较多,为确保运营安全,路线走向尽量避开采空区,也由此诞生了全线最长隧道——长达13.4公里的白云山隧道。“白云山隧道下穿了7座水库。”中铁十二局成自宜高铁指挥部安全总监赵凯说,为了确保安全通过,建设中采用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配置应用了三臂凿岩台车、拱架安装机、二衬智能台车等全机械化配套施工设备,机械化率达到了80%左右。
宜宾临港长江公铁大桥是世界首座公路和高速铁路平层合建桥,世界级工程也意味着世界级难度。“比如,我们承建的北岸水下基础,有66根直径2.5米的桩基,2.2万立方米的承台,是长江上游最大体量的水下基础,不同季节桥位处的水位差接近20米。”蜀道集团四川路桥宜宾临港长江公铁大桥项目经理张凯说,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建设独创了“8”字型咬合桩-双壁钢组合围堰,在这座大桥上,项目部已经获得了21个专利。
建设创新,运营安全也在创新。中铁二院自宜项目设计总体负责人杨名介绍,为确保运营安全,全线公路上跨铁路的位置均安装了异物侵限装置,一旦有异物侵入铁路线,列车将立即收到提示刹车。宜宾临港长江公铁大桥更采用了防眩、降噪、防撞、周界入侵监测为一体的综合防护体系,为国内外首创。
绿色高铁,保护长江上游生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一条践行绿色理念的铁路,成自宜高铁上的生态元素也不少。
细心的旅客可以发现,从成都东发出、进入锦绣隧道的路上,安装了全封闭的棚门,像一个棚洞,把铁路线包围了起来。“这是降噪用的。”牛建青说,这一段路位于市区,途经几个居民小区,设置了长157米、高9米的声屏障,以降低噪音。
跨长江的宜宾临港长江公铁大桥,从2014年谋建之初,就把对长江珍稀鱼类的影响,作为了桥位选点的首要考量。“我们最初做了8个桥位方案。”中铁二院自宜项目桥梁专业设计负责人李秀华回忆,最终选定的桥位距离鱼类产卵区在1公里以上。为了避免江中桥墩多,带来建设以及运营对长江鱼类生态的持续影响,采用了主跨522米的设计,一跨跨过长江,这也让大桥成为了世界上主跨最长的公铁两用钢箱梁斜拉桥。
大桥还做了雨污水收集系统,当降雨或桥上有污染物倾泻,水流会被收集到管道中,进入设于岸边的污水处理池,避免了污水直排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