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刘春华 视频 韦维海报制作 梁庆
关键词:兜底线
1月16日,泸州市泸县方洞镇宋田村农民工综合服务站,一场招聘会热闹举行。18家企业600余个岗位,吸引了大量有就业需求的人到场咨询。同一天,距泸县数百公里外的凉山州西昌市,凉山州“甬·凉促就业精培计划”首期培训班,300余名学员正在苦学焊工、电工等就业技能……新年伊始,全省各地争做实干家、行动派,千方百计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稳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时,明确提出“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千方百计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稳定。”
重点群体就业稳定意义何在?全省重点群体就业目前面临什么样的困难?新的一年,如何更好抓实此项工作?围绕重点群体就业稳定这一主题,川观新闻记者邀请到政府部门有关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一起探讨。
【受访嘉宾】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 胡斌
成都理工大学东方人才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古银华
成都鱼泡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 周峰
【圆桌访谈】
如何看待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的意义?
记者:就业工作的重点群体主要包括哪些?
胡斌:我们平时所说的重点就业群体,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大学毕业生,当然也包括中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在内;二是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三是退役军人;四是就业困难人员。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对稳定我省就业局势、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古银华:是否属于重点就业群体,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判断标准:一是社会发展,二是人文关怀。从这两点来看,大学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都应属于重点就业群体。
1月16日,在泸县方洞镇宋田村农民工综合服务站举行的招聘会现场。 洪林摄
记者:如何理解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的意义?
胡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重点群体就业稳定作出强调,我想应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一是瞄准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个目标,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改进提升民生福祉。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与“六稳六保”是一脉相承的,稳就业就是稳经济大盘,促就业就是促经济发展,高质量充分就业与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经济持续向好,就业形势就会比较稳定。就业形势稳定,又将助推经济持续向好。
二是把住就业优先这个政策。就业优先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三大政策。各地党政部门、各行各业,都要把促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形成大就业促进格局。
三是夯实重点群体就业基础。大学毕业生和退役军人是城镇就业的主力军,农民工是最大的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就业群体,就业困难人员应提供兜底保障,有劳动力的零就业家庭要动态清零。
古银华: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对促进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以大学生就业为例,一方面,大学生群体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经济发展对知识、科技和创新的依赖越来越大,而知识型、科技型和创新型人才主要来自大学生群体。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是未来时代的主力军。大学生是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先进文化的承载者,是未来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周峰:重点群众就业稳定,有诸多积极意义。首先,重点群体稳定就业,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从而增强消费能力,拉动内需。其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例如大学生群体 ,他们积极稳定就业,可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农民工群体可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升技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第三,保障社会公平。重点群体稳定就业,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为困难群体提供发展机会,增强社会凝聚力。
1月16日,在泸县方洞镇宋田村农民工综合服务站举行的招聘会现场。 洪林摄
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当前的挑战和机遇是什么?
记者:假如把重点群体就业稳定比作一张考卷,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什么?
胡斌:四川的就业形势,既有一些挑战,也有一些利好。
我们的挑战,主要是结构性就业矛盾,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产业结构性矛盾。2022年,我们一、二、三产业解决就业的结构,大概分别是34%、23%、4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呢?我们的农业从业人员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1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全国低了5%,结构不匹配,是错位的。过去传统解决就业的大头是工业,但随着工业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趋势,就业更需要由现代服务业来推进。
二是高校专业的结构出现一些矛盾。现在高校的一些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有些脱节,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好就业。
三是年龄的结构性矛盾。预计从2026年开始,四川省适龄劳动力将以每年二三十万的速度下降,老龄化这个问题显得很突出。
第四是心理预期的矛盾。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心理预期是错位的,现在的招工难和求职难是并存的。大学生缓就业、慢就业的现象和灵活就业的倾向,都是非常明显的。
但是我们做好就业工作,也有很多利好。2023年,我们的经济运行持续向好。还有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人才,对促进就业是很好的机遇。
古银华:如果把大学生群体就业比作一张考卷,我们面临的普遍问题是就业定位不准,最难压轴考题是就业能力欠佳。导致大学生就业定位不准和就业能力欠佳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不足。职业规划能力是就业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导致就业定位不准的根本原因。我国的职业规划教育起步较晚,大量学生在高考填志愿时才开始关注职业,甚至大学毕业时对职业的认识还很模糊。理想的职业规划教育应该做到:小学树立职业梦想、中学锁定职业方向、大学明确职业类别,构建完善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此外,从宏观调控方面加强“产教融合”也十分重要。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应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不能只看当前的市场需求,要重点关注战略产业和未来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前布局、预测需求、未雨绸缪、量身打造,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周峰:目前,鱼泡科技(鱼泡网)用户数超7000万,其中农民工群体和灵活就业群体占据了很大比例。通过分析用户反馈和平台数据,他们就业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不对称,农民工、灵活就业群体缺乏及时、准确了解各类招聘信息的渠道。
二是受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限制,农民工群体就业选择面较窄。尽管有些农民工愿意通过培训提升自己的技能,但现实中针对农民工的培训课程和资源相对匮乏。
三是工作稳定性差。由于农民工大多从事建筑、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受到经济周期、季节性等因素影响,农民工就业稳定性较低。灵活就业群体的工作稳定性同样较差。因为他们主要从事兼职、临时工等工作,这类工作往往缺乏长期稳定性。
凉山州“甬·凉促就业精培计划”首期培训班学习现场。 凉山州人社局供图
将采取哪些举措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稳定?
记者:在新的一年,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胡斌:围绕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充分就业,我们要坚定信心、不忘初心,当实干派、当实干家,千方百计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稳定。
一是把就业优先摆在突出位置。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教育、人社等相关部门,以及工青妇、工商联等要贯通起来,推动形成大就业工作格局。
二是持续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稳企业稳岗位。国企要有担当,发挥就业稳定器的作用。
三是产业、企业、创业、就业,“四业”并举,拓展岗位和就业渠道。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引导返乡入乡创业带动就业,让广大的农民工不用背井离乡就能打工挣钱。
四是规范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精准对接,提高劳务输出的品牌化和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零工市场。增加灵活用工、共享用工的服务档期,积极帮助离开校园的孩子们尽快找到工作,规范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以及平台经济的发展,让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小哥,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更安心更安全。
五是细化服务,规范运作,对困难就业群体进行兜底帮扶。
凉山州“甬·凉促就业精培计划”首期培训班学习现场。 凉山州人社局供图
古银华:针对当前大学生群体就业的难点和痛点,我建议2024年全省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可从三个方面努力:政府部门方面,促进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精准对接。通过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等措施,提升用人单位招聘效率和大学生应聘成功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方面,促进大学生进一步提升就业能力。通过公益培训、技能大赛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补充。高校方面,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认识和价值观引导。通过见习实习、参观考察等措施,让大学生对各类职业有更加充分的认知,并加强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多元化判断就业质量,从而找准就业定位、加强就业意愿、提升就业能力。
周峰:鱼泡科技(鱼泡网)作为人力资源机构,基于目前我们7000多万用户数据分析,我们建议可以朝三个方面努力,更好地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一是完善政策法规,保障农民工和灵活就业群体的权益。政府需要加强对农民工和灵活就业群体的政策支持,制定一系列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确保他们在劳动权益、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得到平等对待。例如,指导企业完善用工制度,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防止拖欠现象。
二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拓宽就业渠道。政府应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兴产业,鼓励企业创新,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特别是现在从“体能务工”到“技能务工”的转变,更要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重点就业群体转型为产业工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通过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型业态,为灵活就业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是加强职业培训,提升重点群体就业能力。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民工和灵活就业群体的职业培训投入,针对他们的就业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就业能力,增加收入。此外,还要加强对他们的职业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