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3年,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其中,单晶硅、多晶硅、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等新兴产业增幅明显,成为四川制造业增长新的动力“引擎”。
细看这份成色十足的成绩单会发现,这些产业背后,无一例外地都“站”着一个甚至多个坐标清晰的重大项目。过去几年,四川鲜明提出“项目为王”,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省级层面,连续多年每年确定700个左右重点项目,其中,重大产业项目一直占据较高比重。这些项目,有些已经竣工或投入运营,它们兼具产业优势和城市属性,代表产业发展的积淀或未来方向,正在成为促进未来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地标”。
今日起,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将陆续走进其中的部分项目,带来《上新了!四川产业“新地标”》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项目名片
成都智算中心
成都智算中心是“东数西算”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的样板工程,由智算云腾(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市智算云端大数据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建设,于2022年5月10日正式上线,围绕“昇腾”+人工智能产业,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助力“东数西算”、助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
川观新闻记者 寇敏芳/文 李强/图片、视频
“自贡灯会附近有什么好吃的?”“现在哪个入口排队少?”……今年春节期间,自贡国际恐龙灯会迎来八方游客,新来的游客接待员也忙得不亦乐乎。
这位新接待员既是一个人,也可以变成千万人,你看不见它,它却无处不在。它就是今年首次上线的自贡灯会数字人。从2月4日上线以来,已累计服务游客超5万人次。游客扫描二维码进入数字人的世界,关于本届灯会的一切问题,它都能为你解答,如同自贡灯会版chatGPT。
当自贡灯会数字人为我们服务的时候,它的模型正在成都接受训练。让数字人“活”起来的关键是算力。近日,记者来到四川算力“地标”项目——成都智算中心,看这个“最强大脑”,如何“算”出数字新世界。
海报设计 沈晓颖
将“看不见”的数字,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开发自贡灯会数字人的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正依托自主研发的垂类大模型,开发具有不同功能的企业数字人产品,它们可以像自贡灯会数字人一样充当景区接待员,也可以担任品牌推荐官、员工培训师、资料管理员……这些各具功能的数字人,都是在成都智算中心完成“大脑”训练的。
不仅是数字人的训练场,成都智算中心涵盖了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城市智脑平台、科研创新三大平台,作为西南地区首个获批建设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它正在虚拟的数字世界中为实体的千行百业赋能。
成都智算中心
去年召开的成都大运会上,一头名为“蓉城·夔牛”的“神兽”为气象保驾护航。它是基于成都智算中心算力等开发的气象AI模型,可以将天气短临预报更新频次缩短到6分钟,为赛会期间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气象服务提供了重要帮助。
茂密山林间,如何圈定火灾区域,减少灾害损失?交通高峰时,怎样合理指挥分流,实现道路通畅?全球首个面向跨模态遥感数据的生成式预训练大模型“空天·灵眸”来帮忙,它由成都智算中心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共同打造,可以让遥感卫星的“千里目”变得更加精准有神。
自2022年5月上线以来,成都智算中心已与近150家合作伙伴签署《算力服务意向协议》;与50余家科研机构和高校联合孵化包括“蓉城·夔牛”在内的多个科研创新模型;与100余家企业携手合作,在超大城市治理智能化、智能医疗、智能制造、智能金融、智能交通等场景形成有竞争力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200余个。将“看不见”的数字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全国产化自研设备,夯实数字经济算力“底座”
人工智能有三个要素:数据、算法、算力。
无论是自贡灯会数字人,还是“蓉城·夔牛”AI模型,对它们来说,想要变“聪明”,首先要“吃”得好。算力是指数据的处理能力,属于算法和数据的基础设施,算力中心就像一个人工智能的“饲养场”。
以自贡灯会数字人为例。成都智算中心运营管理部部长向双介绍,它刚出生还什么都不会,只有一个戴着龙头帽的小男孩,由它的训练师把数据“食材”通过成都智算中心平台不断喂养给它。过不了过久,它就能熟记灯会的各种信息,包括营业时间、出入口设置、购票攻略、人流分布等。“但这样还不够。”向双说,只会死记硬背的还算不上人工智能,训练的第二步就是让它学会“吃饭”甚至是“做饭”,通过一系列算法的应用,让人工智能拥有推理能力,变得像人一样自主思考。
自贡灯会数字人(受访企业供图)
这一切的实现,基于成都智算中心的强有力的算力基础设施保障。硬件方面,平台基于华为昇腾国产自研人工智能处理器,具备高算力、高能效的特点。软件方面,成都智算中心所采用的基础软件,以及算力服务管理平台、第三方AI平台、深度学习运营管理平台等,也是自主搭建而成。该中心聚焦节能增效、降低延迟,按照存储和计算一体、训练和推理一体来建设,此前几乎没有先例可循。
走进成都智算中心人工智能算力平台机房,记者见到了“最强大脑”的核心,排列齐整的机柜透着蓝光,机柜里的服务器指示灯交替闪烁,片刻未息。成都智算中心首期提供总计300P的人工智能算力,相当于15万台高性能个人计算机的算力。 中心实现了全国产化,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为四川乃至全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算力基座。
成都智算中心人工智能算力平台机房
建设“东数西算”成渝样板,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应用标杆
随着AI大模型的发展,人工智能训练任务中使用的算力呈指数级增长,催生了算力方面更高的需求。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我国算力产业规模近年来快速增长,年增长率近30%,目前算力规模排名全球第二。
成都智算中心是“东数西算”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的样板工程,在服务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创新基础设施发展能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伴随着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加快实施,四川在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版图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任务。成都智算中心建成投用前,成都市先后摘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牌子,引领全省算力需求不断释放。如今,四川数字经济规模已超过2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6.5%。
“要真正发挥成都智算中心的核心资源优势,有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人工智能产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小微企业面临资金实力不足、算力匹配难应用少等痛点问题,进一步降低算力平台的使用门槛与成本,有望让更多潜在用户实现“算力自由”。
2024年伊始,成都率先开启年度算力券申领工作,预计年度发放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算力券是成都市以政府补贴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使用算力的创新举措。“去年我们使用了20万元的算力,通过申领算力券减少了一半的费用。”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是成都智算中心用户,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算力券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帮助公司新AI产品快速启动研发。
目前,成都智算中心算力占有率已超过95%,在智慧城市、交通、医疗、遥感、金融等领域打造了一批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应用标杆。向双介绍,目前成都智算中心二期扩容升级工程已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