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阳区:法治护航“诗与远方”行稳致远

2025-09-16 15:10:55来源:巴中日报编辑:殷鹏

巴中融媒记者 向东升

华灯初上,恩阳河畔流光溢彩。游客们漫步于千年古镇的青石板路,或在法治文化景观前打卡留念,或驻足欣赏普法演出,或向穿梭于商户间的“法治跑团”咨询求助——一幅法治与文旅深度融合、和谐共生的生动图景正在此呈现。

刚刚过去的2025年暑期,恩阳区文旅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古镇夜游季期间,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亿元,更难得的是实现了重大安全事故和旅游投诉事件“零发生”。人气火爆与秩序井然并存,背后是恩阳区创新构建法治保障体系,以高水平安全、高效能治理护航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履。

法治服务前置 优化市场环境

9月7日,在恩阳梦华录街区,“法治跑团”的执法人员正在对商户进行集中检查。“你们存在动火作业方面的风险隐患,但因情节轻微不予处罚,整改中有什么问题可直接联系我们。”

“法治跑团”由行政执法人员和社会法律服务人员组成,已成为古镇一道独特风景线。这一创新模式已服务市场主体300余家,有效促进了商户依法经营、诚信服务。同时,区法治监督中心将多项涉企文旅检查纳入监管,通过案件评查、执法“回头看”等方式,规范执法行为,切实保障市场主体权益。

恩阳区将法治思维深度嵌入文旅发展肌理,积极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浸润式普法让法律知识贴近百姓生活:在茶馆、戏台、餐馆等人流聚集区,普法小分队定期开展反电诈、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宣传;法治文化公园、革命法庭遗址以及法治灯谜、主题步道等微景观,让游客在休憩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文化熏陶。

“三防合一”织网筑牢安全防线

“我的孩子不见了,你们快帮我找一下!”近日,夜游恩阳古镇的王女士哭着向执勤民警求助。民警带她到应急指挥中心,通过回放监控、发动全场执勤人员寻找,10分钟后孩子便回到了母亲身边。

这是恩阳区通过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合一”,筑牢文旅安全防线的生动体现。针对核心景区特点,采取“民警+网格员+红袖标”立体化巡防模式,实现“白+黑”滚动巡逻,共同构筑起恩阳文旅的安全屏障。今年来,累计排查各类场所800余家次,整改隐患60余处,增设道路安全护栏、警示标志120处。针对古镇木建筑密集特点,推广“微型消防站”,实现“3分钟应急响应”。

同时,智慧赋能提升应急能力。在关键节点新增监控200余处、一键报警装置98个,依托“智慧广电”旅游大数据平台、“高空瞭望”及“雪亮工程”,建立指挥调度中心,动态监测车流、人流,确保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在中华龙舟大赛等重大活动中,成功实现了安全事故“零发生”。

综合治理协同 绘就和谐生态

“谢谢你们在节假日忙前忙后处理这件小事。”近日,游客李某某在行李丢失纠纷调解成功后由衷地向联调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恩阳区整合文旅、市监、司法及专业调解力量,组建5个专业巡回联调组,针对旅游常见纠纷,推行“调解+司法确认”模式,采用现场调解、入户调解等方式,成功调解旅游纠纷32件,成功率达80%以上。立足网格化、专业化、联动化治理,在景区、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划分专属网格,推动19个部门200余名人员下沉一线,落实“吹哨报到”机制,今年已就近处理旅游乱象、设施损坏、交通拥堵等问题1300余个。

构建“1+10+N”防范极端案件联防快处工作机制,配套周研判制度,今年已成功处置化解扬言个人极端风险隐患30件,实现了“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及群体性、个人极端事件“零发生”。

法治赋能,文旅生金。恩阳区正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守护着千年古镇的烟火气与新魅力,让“千年米仓道·早晚恩阳河”的金字招牌在法治护航下愈发闪亮动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