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警察同志及时赶到,不然钱就保不住了!”近日,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60多岁的居民杨某激动地握着民警的手表示感谢。
今年7月,杨某多次接到自称“外地公安机关”的诈骗电话,声称其与犯罪人员有资金往来,要求其取出全部现金并邮寄给他们保管。在诈骗分子的诱骗下,杨某准备通过快递邮寄18万元现金。恰好快递站点店主张某为巴州区“微型警务站”的“义警”。他感觉事有蹊跷,立即将情况反映给巴中市公安局巴州区分局西城派出所。民警及时对杨某进行了劝阻,保住了18万元。
近年来,巴州公安深化“巴州义警”机制,以主城区207条街巷为载体,探索推行街面联防联控“微型警务站”,构建起“街街有站点、处处见联防、时时能掌控”的治安联防、平安联创新格局。巴州公安依托企事业单位、临街商铺、小区物业安保岗等现有资源,建立起覆盖全城街面的“微型警务站”143个,统一配备巡防处突和反恐防暴装备,构建街面警务的前沿哨所;同步吸纳整合保安员、楼栋长等373人成为“巴州义警”专职队员,招募临街商户、小区住户等1375人为兼职联防志愿者,分别安排下沉到各“微型警务站”,形成“专职+兼职”的多元化联防力量体系。
今年1月至9月,巴州公安在街面“微型警务站”协助下抓获违法犯罪人员24人,处置突发警情121起。今年6月,辖区江南尚城小区一名联防志愿者发现一持刀男子欲伤人,迅速报告,并会同附近巡逻民警将其制伏,未造成人员伤害。
记者了解到,各“微型警务站”根据各街巷治安状况,制定差异化工作时间表,白天高峰时段开展驻点保卫、面上巡控、纠纷化解等工作;平峰时段各自经营主业,兼顾情报信息收集、应急处置等任务;夜间在夜市摊点、易发案部位等重点区域开展巡逻防范,最大限度发挥联防联控作用。2023年9月街面“微型警务站”全面建成后,主城区发案率同比下降34.31%,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达99.5%。记者谭广涛、胡雪、通讯员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