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巴中南江县江口村村民“新三观”背后

http://www.scol.com.cn  (2017-07-20 09:19:40)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高启龙  

□本报记者 高启龙 庞峰伟
  7月17日中午,一辆面包车缓缓停靠在一户整洁干净的农家小院门前,75岁的许永明匆匆下车,孙儿连忙跑出门外,帮奶奶搬东西。
  进屋换了衣服,许永明开始忙活起来:喂猪、给兔子添草、到地里给万寿菊除草。
  许永明是南江县下两镇江口村村民。在邻居眼里,这些年许永明变化很大,平时最大的喜好就是赶场。每逢赶场天,只要时间搞得赢,都要去。不仅去,还经常大包小包买回来。
  其实,有变化的不仅是许永明,最近几年,江口村的村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


从苦卖到敢买
  许永明以前是很怕去赶场的。因为,那些年,她经常是被迫到场上去卖东西。
  许永明有4个儿子,年轻的时候,每次去赶场,她都要想尽办法,把家里的东西拿去卖,以贴补家用,“鸡蛋、鸭蛋,特别缺钱时,粮食都要背一些卖掉。”到镇上虽说只有十几公里,但山高路窄,“来回要4个多小时,每次衣服都全湿透了。”即使卖了点钱,也要节衣缩食,“不敢买啊,一大家人用钱的地方太多。”
  村里像许永明这样的不在少数。“不敢买”不仅是没钱,更重要的是买多了也扛不动——从位于河谷的下两镇场镇到村上,海拔跨度近900米,空手走完都颇费力气。
  2015年前,江口村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必须打破交通瓶颈。”2015年初,巴中市确定由市委政法委对口帮扶该村,帮扶干部、江口村第一书记马平经过前期充分调研,找准了制约江口村发展的首要症结。
  通过积极争取,4.2公里的硬化路、6.47公里的产业路和2.12公里的环线路修通,不少群众自发到村委表示谢意。
  “村里有了大变化,路通电通水到位。”许永明乐得合不拢嘴,“家里条件好了,有能力买。东西买多了也不用自己背。赶场坐车来回加起来才30分钟。”


从私下发牢骚到敢于公开说
  “我认为冉书记工作上不够大胆。”“我认为马书记在工作中有些地方越位了。”……
  今年4月12日,在江口村党支部召开的一次民主生活会上,“两委”班子成员、第一书记、部分村民代表围绕如何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工作能力等进行自我解剖和互相批评。
  现场的“辣味儿”让一直在机关工作的马平既红了脸又开了眼。
  自从被派驻到江口村当第一书记,马平就鼓足了劲,想尽早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但起初不大熟悉农村情况的马平有些手足无措。
  “基层工作和机关上班还真不大一样。”长了见识的马平打心眼里觉得高兴,“村民们的想法敢拿到台面上,这有助于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去年6月,江口村正式成立了“建言中心”,专门搜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抱着试试的态度,许永明反映:对一些扶贫政策不是很清楚。“没想到两天后,镇党委书记就到村里给我们讲解了扶贫政策。”许永明说,“有什么话可以直接拿出来说,可以摆到桌面上谈,村里的事儿就是我们的事儿,村里发展得好,我们的日子才能过得更好。”
  为切实让村党支部“强起来”,巴中市委政法委还专门组建了帮扶工作队,以社为单位成立扶贫攻坚工作组,与党支部一道开展“结对”帮扶。“这让村干部‘思想贫困’和‘作风贫困’的问题得以解决,也凝聚了班子共识,激发了工作活力。”巴中市委政法委书记侯中文告诉记者。


从爱幻想到“实干家”
  江口村平坦的水泥路两边,被村民们“见缝插针”地种上了万寿菊苗。“想不到还能种上这值钱的东西。”许永明逢人就说。
  由于路不通、水不畅,基础设施不好,江口村大多数村民以前只能过穷日子。“有限的土地里只种玉米、水稻等传统作物。”许永明说。
  要想成功,外出打工。曾经,江口村几乎所有年轻人都这样选择。
  许永明回忆,以前村民即使有好的想法,也只是想想。为此,不少村民曾调侃自己“爱幻想”。
  而现在,条件好了,外出务工也不再是年轻人赚钱的唯一选择,曾经爱幻想的村民如今都成了“实干家”。
  “在家里发展产业一样能挣钱。”2015年开始,常年在外打工的周辉平决定回老家发展,养了100多只羊的他如今成为致富带头人。
  如今的江口村,已经培育种植养殖大户5户,规模种植青脆李、皇冠梨各100亩、核桃200亩、万寿菊400亩,有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养殖场1个。
  “产业发展让208名农户54户贫困户直接受益,村民们不仅能在家门口致富,原来许多撂荒地都变成了‘聚宝盆’。”村党支部书记冉开军高兴地说。

编后
  从“不敢买”“苦卖”到现在的“敢买”,从“私下发牢骚”到现在的“公开说”……江口村村民生活方式改变的背后,验证的是脱贫攻坚工作是否取得了实效。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实效。江口村的贫困,有客观因素——交通、地形等条件的制约,也有主观因素——没有形成强大合力、不敢作为等落后意识的阻碍。
为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南江县从江口村的实际出发,以交通为突破口,狠抓基层党建工作和产业发展。几年时间,江口村面貌焕然一新,江口村村民也发生着改变。
  各地贫困村情况千差万别,不能都按一个模式做,但只要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感,找准问题、聚焦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就能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