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李梓溶 文/图
5月22日,记者从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了解到,作为全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先行试点省份,四川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国产化率已达100%,形成一套覆盖制度、标准、应用的闭环管理体系。
“四川省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长期以来采购的都是国产汽车。”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批准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购置更新公务用车340辆。其中,新能源汽车304辆,占比89.4%。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从2022年起,全省新增和更新的公务用车原则上使用新能源汽车(特殊地区、特殊用途除外)。2022年至2024年,全省行政事业单位新能源汽车购置更新总数分别为1003辆、1056辆、1031辆,分别占当年公务用车购置更新总数的55%、65%、72%。
“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我省从‘严格公务用车购置更新审批’‘建立新能源汽车采购通报制度’两个方面抓落实。”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宣传推广力度也很大,比如组织召开新能源汽车推介会、专题讲座、印发资料、试乘试驾等,提高干部职工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接受度,引导转变消费观念,营造绿色消费氛围。
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我省同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各级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全覆盖收集各办公区供电能力、停车位数量、新能源公务用车配备等数据信息,充分论证、科学规划充电设施布局选址和建设数量,重点针对老旧办公区电力保障较弱的现实难题,大力推进实施光伏发电、合同能源管理等项目,扩增量、降能耗,最大程度为充电设施建设提供电力保障。
在推进公务用车国产化与新能源化的同时,我省还积极探索公务用车社会化保障模式,形成“社会车辆+服务平台+绿色出行”的创新路径。通过强化组织领导、责任分工和宣传推广,出台《四川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社会化保障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临时租赁、分时租赁、购买服务三种保障方式,并建立运行监督制度,实现车辆24小时无缝隙监管。
据介绍,巴中经开区通过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年均节支32.5%;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采用购买服务模式,一次性节约购置经费500万元,运维费用下降17%。2022年9月,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确定为“第二批公务用车管理专项领域(公务用车社会化保障)建设单位”;2023年12月公务用车社会化保障项目建设通过评估验收;2024年5月,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被授予“公务用车管理专项领域创新引领实践单位”称号。下一步,四川将统筹推进社会化保障工作,深化分时租赁、购买服务等模式,为全国公务出行保障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