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一婴儿误吞绣花针 医院紧急施救化险为夷

2025-06-26 14:57:02来源:川观新闻编辑:殷鹏

巴中观察 谭裕骑 马帼才

“医生!快救救孩子!他吞了根针!”近日,一名仅有10个月大的婴儿童童(化名),在家长稍不留意的瞬间,将一枚长约4.5厘米的绣花针误吞入口中。事发后,心急如焚的家长抱着孩子冲进了巴中市中心医院急诊室,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就此展开。

(救治现场)

“幸运的是,童童送医时未出现剧烈哭闹、呼吸困难等危急症状。”参与救治的护士长李敏介绍,急诊团队迅速响应,立即安排X光检查。腹部平片结果显示,童童胃部清晰可见条状高密度异物影——正是那枚绣花针,所幸暂时没有消化道穿孔迹象。此时童童神志清醒,体温正常,只是心率稍快、精神欠佳,腹部检查存在可疑轻微腹痛。

然而,更大的挑战接踵而至。10kg重的童童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内镜操作时气道管理难度极大,围术期麻醉风险极高。“那枚尖锐的绣花针随时可能移动,一旦刺穿胃肠壁,穿孔、出血等严重后果将难以预料。更紧迫的是,若异物进入小肠,处理难度和风险将成倍增加。”李敏说。

(绣花针被成功取出)

危急时刻,医院紧急启动多学科急诊MDT模式。急诊科、麻醉手术部、消化内镜中心等科室精锐力量迅速集结。手术开始后,麻醉团队精准调控童童生命体征,成功建立安全气道。甲乳小儿外科和儿科专家全程待命,随时应对突发状况。消化内镜中心医生在内镜下精准定位绣花针,用特殊器械小心翼翼避开针尖,完整取出异物。

“我工作了20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婴儿吞绣花针这样的情况。”李敏介绍,平时偶尔会遇到小朋友误吞其他异物,但还是第一次遇到误吞绣花针,绣花针细而尖,处理不及时绣花针会根据运动的频率到处乱“跑”,运气不好的话会刺破其他器官造成生命危险。因此李敏也提醒广大家长,儿童误吞异物的情况非常多见,家长一定要多加注意,针线剪刀等尖锐物品要放置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一旦发生意外,要及时送至医院抢救。

(图片由巴中市中心医院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