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炜哲 文/图
人物名片
全国劳模、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宝珠寺村党支部书记王亿和
在巴山深处的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宝珠寺村宛如一颗被群山环抱的明珠,而让这颗明珠焕发光彩的,是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亿和。2025年,他荣获全国劳模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他扎根乡村、带领村民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动人故事。
弃商返乡
甘做服务群众的“孺子牛”
1972年出生的王亿和,曾是经商能手。2008年,他响应“返乡创业”号召,放弃城市生活回到家乡。从2010年当选村委会主任到2013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始终把群众需求放在首位。脱贫攻坚期间,他带领村“两委”逐户走访,为543户村民解决住房安全和饮水难题,还化身“宣讲员”,让党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他先后获得“四川省中医药产业推进先进个人”“四川省劳动模范”等荣誉,但他总说:“荣誉是群众给的,我要拿更多实绩回报他们。”
发展产业
勇当富民强村的“领头雁”
“宝珠寺村要发展,必须啃下产业这块‘硬骨头’!”面对“一山半水半分田”的困境,王亿和发挥敏锐嗅觉,锁定巴中道地药材优势,决心发展中药材产业。他多次外出考察,带回川丹参、川白芍等优质种苗,自掏腰包流转200余亩撂荒地试种。他白天示范种植技术,夜晚开办“药材夜校”,传授管护经验。他还创新“统一供苗、统防统治、保底收购”模式,投资建设3000余平方米加工车间,打通全产业链。如今,宝珠寺村中药材种植面积超1.2万亩,带动周边乡镇发展,1000余户脱贫户年均增收8000余元,40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实干为民
化身乡村振兴的“筑梦师”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王亿和多方奔走争取400余万元资金,改建危桥为公路桥;带头垫资100余万元,硬化20余公里村社道路;引资60万元建设提灌站。2023年,他带领村民建成200余亩村集体产业园和1万余只肉鸽养殖基地,当年村集体经济增收40万元。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里,村民们商议村务,产业路上货车川流不息。如今的宝珠寺村,青山叠翠,药香四溢,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画卷徐徐展开。王亿和用15年的坚守,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他说:“只要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再苦再累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