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观察 马帼才 施皓文
开栏语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自2024年4月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以来,巴中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把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喊响基层监督“有事找纪检·解决靠组织”,主动走进群众、深入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开展监督,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办成了一批群众期盼已久的民生实事。
即日起,四川日报巴中全媒体中心推出《幸福“纪”事》专题报道,将镜头对准基层、把话筒对准群众,倾听他们身边所发生的可感可及的“幸福事”,探索纪检监察工作中“接地气”、“暖民心”的生动实践。
7月2日傍晚,户外光线渐渐暗下来,巴中市恩阳区恩阳中学教室里的灯全都亮了起来。走进八年级10班教室,12盏护眼灯整齐地悬挂在教室屋顶,室外天色虽暗,教室内光线却十分充足、柔和,孩子们在护眼灯的呵护下,正安静地学习。
恩阳中学8年级教室内学生正在上晚自习 施皓文摄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教室的每个角落都这么亮。”八年级10班学生邵晨曦回忆起1年多前,当教室里新装的护眼灯被打开那一刻,同学们发出了一声整齐的“哇”,护眼灯“上岗”,收获了一致好评,“以前的教室灯不够亮,偶尔还会一闪一闪的,看书久了眼睛就有点疲倦,现在的灯光柔和不刺眼,光线好得就跟白天一样。”邵晨曦说。
自去年以来,恩阳区投入约845万元资金,全区55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1082间教室照明实现了全覆盖升级,将老式灯具更换为护眼LED灯具,为孩子们的视力保驾护航。
改变的,正是家长和老师心头的“愁”。
2024年,巴中全面启动“有事找纪检·解决靠组织”工作,收集民情民意,其中,恩阳区纪委监委发现,许多家长和老师对教室光源生硬、频闪、照度和均匀度偏低等问题反映强烈。
针对该类群众诉求,恩阳区纪委监委迅速向区委、区政府专题汇报,推动出台了《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室光环境改造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限要求。历时1年,全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室全部完成改造,有效缓解该区4万余名中小学生的视觉疲劳。
恩阳区纪委监委驻区教育科技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杨跃平介绍道,项目实施过程中,纪检监察组重点围绕资金管理、灯具采购、安装调试、验收检测等关键环节开展“嵌入式”监督,确保工程高效廉洁推进。
恩阳中学8年级教室内学生正在上晚自习 施皓文摄
经过改造,教室内的护眼灯全面实现了均匀照明无死角、无眩光、无频闪、照度均匀、明亮舒适的效果,还设有3盏黑板灯,通过调节安装角度,在灯光直射时黑板字迹清晰可见。“每盏灯可独立控制,能根据上课、放学、投影、课间、自习等各种不同的需求调节灯光,既灵活又节能,很多学校反馈,电费也降低了不少。”恩阳区教育技术装备所所长马恩说。
“教室灯具的更换,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视力。”从业6年多时间,恩阳中学初二年级副主任周勇明显感受到变化,“以前我们总不断提醒孩子们注意用眼姿势,但是一到阴雨天、晚上,光线不充足的情况下,孩子们眼睛累了,会无意识埋头靠近书本,自从换了灯,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今年来,恩阳区持续喊响‘有事找纪检·解决靠组织’,全面打捞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累计解决3609个。”恩阳区纪委常委阳东升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校园餐、校服购置、辅导材料征订等关注度较高的校园问题,持续发力开展工作监督及问题查处,切实维护学生及家长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