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深度融合,巴中怎么“融”? 品牌 业态 服务 三管齐下

2025-07-21 10:57:05来源:四川日报编辑:殷鹏

随着气温升高,平昌县驷马水乡大峡谷泳池吸引来众多乐享夏日清凉的游客。 张书浩 摄

在通江县诺水河风景区,游客体验漂流项目。 通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吉

7月7日至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地质公园专家组来到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对公园地质遗迹保护、科普教育及旅游开发等内容进行再评估。

考察期间,南江县光雾山镇桃源村村民杨清勇开民宿实现年收入超10万元的故事,吸引了考察专家的注意力。桃源村党支部书记卢举琼介绍,全村233户625人中,有376人投身旅游行业。2024年桃源村集体收入达60余万元,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旅游消费收入约800万元。

桃源村的发展变化,是巴中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成果之一。7月15日,巴中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召开,提出要把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整合资源、集成能力,加快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转化”从何处着力?巴中正在探索实践。

1打响特色品牌

“南龛石窟不愧是盛唐第一彩雕,雕刻技法精细、造型丰富,简直不虚此行。”7月13日,在南龛石窟景区,青海游客黄秀华参观后赞不绝口。

“南龛石窟现存龛窟170余个,造像2700余尊,是巴中市境内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石窟。”南龛石窟景区负责人李盛明介绍,巴中城区还有东龛、西龛、北龛石窟,形成了“一城四龛”的人文景观和地理格局。

“以此为依托,我们于今年4月正式发布‘四龛福城’文旅品牌,进一步打响全市文旅品牌。”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局长齐小莉介绍,同时印发的《巴中市打造“四龛福城”文旅品牌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以3年57个重点项目、31亿元投资计划、2张责任清单为目标任务,建设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巴中片区。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四龛”累计接待游客13万人次,门票收入和游客人数同比增长40%、51%。上述行动计划明确方向——到2027年末,“四龛”接待游客要达到40万人次,力争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

蓝图还在铺展。巴中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将按照“红色+”“+红色”理念,推动红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增设陈列主题、融入多媒体技术等方式,今年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40万人次。”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馆长黄飞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大思政课和“一馆一课”,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吸引更多游客,擦亮“诗意山水·红色巴中”文旅品牌。

2丰富文旅业态

“精彩!”7月12日晚9点,《新·梦境光雾山》演出落幕,西安游客王扬意犹未尽,“光雾山不仅风景美,游玩项目也很丰富,有机会还会再来。”

半个多月前,大型行浸式山水夜游演艺——《新·梦境光雾山》升级回归。“新的灯光舞美让游客互动参与感更强,故事情节也进行了调整优化。”巴中市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剧以“巴山背二哥”和“米仓古道”为载体,融合红色精神与自然山水,让游客欣赏自然风光,领略巴文化的深厚内涵。

“夜间经济”也为巴中文旅产业发展添了“一把火”。在恩阳梦华录沉浸式街区,古装租赁店生意火爆,不少身着古装的游客拍照打卡。目前,巴中通过打造集夜游、夜食、夜购、夜娱、夜宿等为一体的夜间经济品牌,构建“一核多点”夜间经济空间体系,在2025年上半年,已实现夜间消费12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拉动消费40亿元,同比增长13%。

围绕文旅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巴中还贯通联动光雾山-诺水河、恩阳古镇、科普大视界等景区,一体谋划“跟着赛事、节会、科普研学去旅行”,做好“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文章。今年1—6月,全市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040.1万人次、门票收入达5776.97万元。

“接下来,我们还计划依托37个国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等资源,开发运动康养、森林康养、休闲养生等应用场景,系统打造巴中节会赛事活动矩阵。”齐小莉介绍,巴中将培育“红色资源+旅游”“全龄康养+旅游”“节会赛事+旅游”“科普研学+旅游”等新业态,加快建设文旅融合和全龄康养胜地。

3优化服务保障

连日来,光雾山红叶山庄民宿经营者杨古的手机响个不停,咨询住宿的电话不断涌来。民宿生意火爆,得益于杨古依托巴中文旅示范区“159米仓民宿”项目升级了民宿设施。

“159米仓民宿”项目以1条米仓大道为主轴,在光雾山、关坝、神门、诺水河、空山等地布局5个民宿组团,构建“一轴两翼五组团”格局,计划带动新、改建民宿不少于900家。巴中文旅示范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联动森林康养、温泉疗愈等业态,让游客有了更多选择。

“前往光雾山景区的路上有充电设施,完全不必有里程焦虑。”7月11日,重庆游客徐竹感慨。据悉,巴中市对国道244线光雾山主题服务区进行了旅游化改造,新建国道347线环线一般服务区,并同步布局新能源充电桩,构建“交通枢纽+商业运营+绿色服务”的一体化运营模式。

巴中市公路局局长许尔红介绍,该市还科学规划全市11家旅游客运公司运营线路,392辆车次实现19个4A级及以上景区旅游客运班线全覆盖,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舒适的出行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巴中还推广了赔偿先付等制度,对有争议、有投诉的消费,第一时间先退款再处理,减少纠纷时间。近期印发的《巴中市旅游投诉快接快处工作机制(试行)》提到,游客可通过12345热线、来信来访等渠道,对旅游期间的争议、不满等内容进行投诉,相关部门将在规定时限内予以答复并处理。

“要全方位提升外来游客和本地市民的服务消费体验,全面提升游客体验感满意度。”齐小莉表示,将通过提升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吸引更多人记住巴中、走进巴中、爱上巴中。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