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5个县级综治中心均实现实体化运行 只进一扇门,一地解纷争

2025-07-21 11:02:31来源:四川日报编辑:殷鹏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吉 巴中观察 马帼才

“这些土地,我们坚决不出租!”“有合同在,应该严格按照合同来执行!”7月10日上午11点半,在巴中市恩阳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简称综治中心)调解室内,一场关于该区柏林社区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调解会正在进行。

双方当事人、群众代表提出矛盾点及诉求,由恩阳区农业农村局、区法院、区司法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相关单位给出专业建议。最终,原本准备对簿公堂的双方冷静下来,约定待各单位深入了解情况后于本月下旬再次调解。

为有效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近年来,巴中市加快推进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已建成5个县级、120个乡镇级综治中心,县级综治中心已全部实体化运行,全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效率大幅提升。

数字赋能 30分钟内响应诉求

以数字赋能,铺设基层治理“快车道”,已是常态。

7月14日,平昌县驷马镇综治中心,一块电子大屏实时更新网格员上报的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信息。“我们依托‘网格+智慧’双轮驱动,群众诉求响应时间压缩至30分钟内。”驷马镇党委书记夏照祥介绍,通过整合司法所、派出所等力量,今年该镇已化解民生问题600余件,其中93%的纠纷均在网格内解决。

据介绍,巴中市统一设置综合性质的接待窗口,将信息录入全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信息平台。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类型、难易程度,在1个工作日内将其精准分流至相关部门或调委会进行调处,明确政策咨询“现场解答”、简易纠纷“当日办结”、一般纠纷“5日办理”、复杂纠纷“两月办结”、重大纠纷“领导包案”,建立“居民即时、网格及村级每日、乡级每周、县级每月”常态研判预警机制,将矛盾纠纷止于未发、防患于未然。

在通江县沙溪镇,群众通过手机App直接反映问题。“通过线上收集群众诉求,以二维码为受理端口,开展纠纷线上排查登记、线上调解预约等服务,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及时反映问题。”沙溪派出所所长罗恩儒说。

“只跑一地” 矛盾“一站式”化解

在南江县正直镇综治中心,“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承诺获得群众的广泛认可。

“我们镇是由以前3个乡镇合并而来的,矛盾纠纷多,主要是土地财产矛盾、邻里纠纷等。”正直镇党委宣传政法委员刘洋介绍。为有效破解社会治安头绪多、范围广、成分杂、监管难的问题,该镇按照“一中心多用”原则,整合派出所、司法所、调委会、应急办等力量,将公调、诉调、访调、矛调、心理咨询、纪检监察等职责功能整合,规范建成占地300平方米的平台矩阵,做到受理、分流、办结、反馈有效衔接、闭环管理。

在平昌县,综治中心建设被列为“书记工程”,县委书记领衔组建专班,通过“一线工作法”完成25个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在城区核心地段建成2000平方米县级综治中心,整合法院、检察、公安等10个部门常驻,市场监管等13个部门轮驻,形成“一站式”矛盾化解矩阵。

据了解,巴中市坚持综治中心与信访接待中心双中心合一运行的模式,做到“矛盾纠纷全量汇聚、矛盾化解全链闭环、矛盾风险全时管控、纠纷事件全程处置”,让群众“只进一扇门,一地解纷争”,提升群众幸福“感知度”。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