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新农人调研团队入巴山 ,为乡村振兴探新路

2025-07-25 15:43:3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殷鹏

黄浙川 巴中频道 白川东 任星旗

7月21日至25日,浙江师范大学新农人调研团队深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平昌、南江三县,开展为期五天的“新农人培育”主题调研。 团队由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严建春带队,由研究生辅导员代小会及来自经管、教育、设计等学院的研究生组成,聚焦特色农业与人才培育,探寻革命老区产业振兴新动能。

“此行旨在调研巴中市新农人培育现状,开展浙川两地新农人培育模式的对 比研究。”团队负责人李小丹介绍,“我们期待通过实地把脉,为新农人培养机 制优化提供鲜活的地方经验,助力巴山农业产业与人才同频共振。”

团队足迹遍及巴中市三县沃野,行程密集而充实。在通江,团队拜谒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汲取红色精神力量;深入走访杨柏镇太平场村蓝 莓产业园、罗村茶叶有限公司火天岗基地、建宏丝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顺和通米业有限公司构花坪基地,了解浙川东西部产业协作现状;更与当地教科局、 农业农村局深度对话,围绕 “扶鹰计划 ”与新农人培育工作展开座谈会,共商人才赋能产业之策。

转赴平昌与南江,调研半径持续延伸。团队考察了驷马镇双城村浙川茶旅文 化产业园,剖析“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的发展模式;走访巴山方润农机公司,关 注科技装备对现代农业的影响作用;在南江云顶镇茶乡文旅康养综合体及长赤镇

华润希望小镇, 团队看到了“政府+村集体+农信社+企业”的产村融合模式对乡 村振兴的巨大影响,见证老区绘就的振兴画卷。

通江县农广校负责人赵国在座谈中表示:“我建议推动新农人职业立法进程, 通过法律形式确立新农人的职业地位,为其权益保障提供制度支撑。我们也期待 借力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资源,让更多乡村头雁在巴山沃野练硬翅膀,引领乡村 振兴奋飞。”

据悉,此次调研结束后,团队将系统梳理巴中在特色产业培育、新农人赋能机制及三产融合等方面的创新经验, 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为深化东西部协作、优化高校涉农人才培养路径提供学理 支撑与实践参照。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