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进展!米仓大道最长隧道右洞贯通

2025-06-30 14:46:34来源:川观新闻编辑:殷鹏

何雨隆 川观新闻记者 陈秋吉 文/图

6月28日,随着最后一茬炮响在山谷间回荡,巴中市域北部群山间传来喜讯——米仓大道全线最长隧道双峰垭隧道右洞顺利贯通。

项目最长隧道右洞贯通现场

该项目由中铁十一局承建,为四川省重点项目,双峰垭隧道全长8560米、最大埋深达795米,在建设者攻克多重地质难关后,终于“撕开”山体屏障,为米仓大道全线通车按下“加速键”。

走进双峰垭隧道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工人们正忙着清理贯通面的最后一批渣土。现场施工工人李建国拿出手机,拍下贯通瞬间,“我参与过5座隧道建设,这座最难也最有意义。”他指着远处山坳说,过去老区百姓运山货要绕几十公里盘山路,如今隧道贯通后,这条路将成为连接川陕的“致富走廊”。

建设中的双峰垭隧道进口洞口

“这片岩壁在施工时,每掘进30米就得做一次地质雷达扫描。”项目技术负责人刘文竹介绍,隧址区地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围岩稳定性差曾是最大“拦路虎”。

为破解这一难题,团队采用地质雷达法、弹性波法,超前地质钻探,像给山体“做CT”,提前探测前方100米范围内的岩层裂隙与含水情况,累计出具137份地质预报报告,为调整支护方案提供了精准依据。

在隧道掘进贯通段,现场可见隧道钢拱架与喷射混凝土构成的初支与二次衬砌构成的围岩支护体系。“我们采用两台阶五步开挖法,每循环掘进控制在1米以内,就像‘啃骨头’一样慢慢推进。”隧道队长席俊杰蹲在掌子面旁,指着岩壁上的掘进标记说,为防止拱顶坍塌,团队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监测”的施工方法,保持围岩自稳能力,隧道内测量人员24小时紧盯变形数据,一旦发现毫米级位移异常,现场警报系统便会即时响应。

施工人员在隧洞内施工作业

据了解,米仓大道起于通江县两河口镇,止于寨坡四垭,主线全长85.385公里,设计时速60公里的双向四车道沥青路面,将串联起川陕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资源。此次贯通的双峰垭隧道,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其右洞贯通标志着项目建设突破“咽喉”地带,目前隧道内已完成通风斜井安装,灯光照明系统正在调试。

“贯通只是第一步,我们正同步推进左洞施工,预计明年一季度实现双洞贯通。”该项目经理洪应武介绍,米仓大道建成后,将缩短通江至陕西边界的车程约1.5小时,不仅完善四川北向路网布局,更将为老区农产品运输、旅游开发注入新动能。

据悉,米仓大道预计2026年全线通车,届时将与G244线形成区域交通闭环,成为支撑革命老区振兴、推动川陕协同发展的重要纽带。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