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陕高速米仓山隧道右线贯通

2018-06-26 17:06:52来源:巴中日报编辑:高启龙

    6月25日上午11时许,随着最后一次爆破轰响声的落下,经过54个月的建设,巴陕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米仓山隧道进口端(右线K45+515)正式贯通,为巴陕高速公路实现全线通车提供了保障。

    米仓山隧道全长13.81公里,是世界第三、国内第二特长公路隧道,也是国内独头掘进最长、中部通风竖井最深、通风联络规模最大的公路隧道,由四川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中铁一局四公司参建。参建单位先后克服了瓦斯、硫化氢、软岩大变形、极高地应力、岩爆、涌水等诸多施工技术难题,施工过程严格各项控制指标,狠抓安全责任落实与风险防范,坚持走“信息化、专业化、机械化、工厂化”的标准化管理道路,先后取得了“全自动上料喷浆车”“隧道作业四臂台车”“隧道变频通风远程控制系统”等科技创新成果和国家专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千百年来,山高路险的米仓道是川陕交流无法绕开的重要通道。如今,随着巴陕高速米仓山隧道进口端(右线)的贯通,这一屏障很快将被彻底打破,今后半个小时便能轻松穿越米仓山。

    巴陕高速公路全长约117.5公里,全线通车后,巴中到汉中将从4小时缩短至1.5小时。

  巴陕高速石桥河特大桥架通

    巴陕高速石桥河特大桥于6月25日上午九点顺利架通。石桥河特大桥位于南江县关坝镇,与米仓山隧道出口相连,大桥全长1173米,是目前巴陕高速最后21公里的控制性工程。本报记者 付海旭 摄

  相关新闻:

  “工匠精神”在米仓山隧道闪光

  本报记者 李俊如

    两千多年前,一条古道由陕入川。负载着中原与巴蜀间的人流、物流、政治、军事、文化传播重任,是古代黄河文明与巴蜀文明沟通的重要渠道。这就是米仓古道。

    两千多年后,一条高速由川入陕。成为四川北向的重要出川通道,并为巴中形成便捷高效的川东北综合交通枢纽提供重要支撑。这就是巴陕高速。

    米仓山隧道是巴陕高速上最大的控制性工程,其建设进度直接影响着整条高速的推进。

    作为四川最长、全国第二、世界第三的公路隧道,米仓山隧道贯通南北、连接川陕。13.81公里的隧道,直径9米,深430米的竖井,深度位列国内在建高速公路隧道第一,相当于从隧道中部山顶向地下挖建一栋约130层的高楼,同时与主洞连通,以保证隧道通风和运行;隧道结构规模是我国在建隧道中第一大;由于隧道过长且要穿越砂泥石岩、岩溶等复杂地质,施工难度全国罕见。

    2013年10月,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汇聚米仓山下,拉开了米仓山隧道大会战的序幕。

    建设过程中,这条隧道是如何攻坚破难的?近日,记者走进建设现场。

    在隧道钢架加工房内,工人邓中友正埋头作业。他已经在工地上连续干了三年,由于工期紧,他有两个春节都顾不上回家。

    为了早日让米仓山隧道贯通,和邓中友一样,众多的建设者兢兢业业,舍小家为大家。尤其是践行“工匠精神”,在技术上求精,在思维上求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新技术在米仓山隧道建设中的运用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首先在竖井施工工艺上实现了突破,并开展了公路隧道超深竖井施工工法与安全控制体系专项研究。”四川巴陕高速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绪文说,米仓山隧道竖井深达430米,地下风机房联络风道就达1公里多,受地形限制,整个竖井施工仅限于从上至下的全断面法施工,安全压力居国内在建隧道项目前列。

    传统的“开挖—初支—二衬”流水作业方式的弊端在于作业周期长、涉及人力多,越往深处掘进速度越慢且无法保证施工安全。竖井挖掘保守估计需一年半时间,甚至落后于主洞的打通时间,严重影响施工进展。

    为了保证高效推进施工,米仓山隧道竖井工程充分借鉴煤炭行业的经验,在工法、设备上进行优化。首次采用单层模筑砼衬砌和短段掘砌混合作业,取代传统工法的复合式衬砌与长段单行作业掘砌方式,保障了施工安全与进度。首次采用柔性防护网防硬岩岩爆,变被动防护为主动防护,有效提高了时效性、安全性与经济性,掘进效率提升约30%。

    在新材料使用方面,米仓山隧道施工方从隧道施工模板入手,高标准、高起点全部采用高强轻质塑料模板,并根据不同施工部位定制,较传统钢模板具有组装快捷、搬运方便、减少变形的优点,洞内水沟、检查井等部位一次成型,误差小、外形美观。

    在米仓山隧道项目施工监控中心,记者看到,技术人员手持对讲机,在一张硕大的数字化控制大屏前来回走动。电子屏幕上显示的工序、进度、能耗、材料等量化信息分类清晰、一目了然,技术人员可随时监测施工现场当前的工序、作业人数、工人位置以及作业时间等,并进行实时指挥。

    “工匠精神”在米仓山隧道闪光,建设进度加快推进。(记者 付海旭)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