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支招研学旅行 关键是找准市场 打造精细化的产品

2019-11-14 17:39:37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高启龙

□本报记者 史晓露
  “当前,我省研学旅行市场还不够成熟,游而不研、游而不学等现象较为突出。”在11月8日举行的首届光雾山研学旅游发展峰会上,省内外专家围绕研学旅行发展难题展开了一番思想碰撞。


研学旅行的本质是教育
  传统的研学旅行模式多为参观博物馆、参观名校、室外拓展等。“这样的参观体验形式远远不够。”四川省旅游协会研学旅行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祥瑞认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本质是教育,核心是课程,基地(营地)是载体,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本地化资源,让景区与研学旅行深度融合。
  巴中文旅资源丰富,境内有国内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等一批红色旅游资源,还有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这样的世界级自然生态景观。如何把这些优质的资源转化为研学旅行项目?
  李祥瑞建议,可依托红色文化、人文历史、自然科普、地质科考、劳动实践等资源,针对不同圈层,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的精品课程,引进体验性好、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如“定向研学”项目与本地资源融合创新,助推巴中全域旅游产业链整体发展。
  2017年,巴中市启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但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巴中市政府总督学、巴中市教育和体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崔洪文表示,下一步将开发一批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营地),中(高)职学校开设打造一批优秀旅游专业,发挥研学旅行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产品需做精细化开发
  据业内人士估算,未来研学旅行的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级。如何切入研学旅行市场,分享这块蛋糕?
  “研学旅行市场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是绕不过的,关键是找准市场,打造精细化的产品。”四川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吴春涛认为,巴中先期可以立足成都、重庆、西安等周边市场,和周边景区加强联动,围绕不同的文旅资源做产品细化。
  研学旅行产品有不同的分类,包括自然观赏型、知识科普型、励志拓展型、体验考察型、文化康乐型等。吴春涛表示,“针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学生,应开发不同的研学旅行产品。比如,巴中光雾山-诺水河地质公园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可以在地学研究、知识科普等方面下功夫。”
  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伟认为,告别产品单一化、同质化,需要推动研学旅行转型升级。具体来说,需要做好市场的细化、产品内容的深化、服务的优化和模式的进化。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