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鹏 符理 周树江 张磊 川观新闻记者 陈秋吉
5月12日,通江县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暨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涪阳镇中心小学举行。
学生们演练撤离场景
随着警报声响起,各班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采取避险措施,就近躲避到课桌下方,并用书本或手臂护住头部。待疏散指令发出后,全体师生按照预定路线有序撤离教学楼,仅用时2分钟便全部抵达操场安全区域。
“老师平时教我们地震时要‘伏地、遮挡、手抓牢’,今天实际演练时就按这个方法做。”涪阳镇中心小学学生任梓瑞说,通过演练更清晰地掌握了逃生路线和避险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该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应急演练,并将安全知识融入日常课程。“不仅提高了师生和群众的应急避险意识,还让大家在模拟实战中掌握了逃生、自救和互救的技能。”涪阳镇中心小学教师马婷婷说。
同一时间,在通江李先念红军小学,1100余名师生完成了一场防灾演练,从地震警报响起到全员安全撤离至操场,仅用时1分20秒。
涪阳镇中心小学,现场为群众和学生讲解应急救护、消防安全、地质灾害等防灾知识
高效的演练离不开前期的充分准备。据了解,演练前,全校24个班级同步开展了“90秒避险培训”,学生们通过汶川地震的真实案例,反复练习蜷缩护颈、固定身体的避险动作,将“黄金12秒”求生法则深深刻入脑海。
当模拟警报响起时,所有学生仅用3秒便完成标准避险动作,比规定的“10秒内完成”快了整整7秒。而在楼梯口处,教师用身体筑成“人形屏障”,精准控制人流;走廊中,队伍快速移动,最终,全体师生用时1分20秒,安全抵达操场。
“演练不是表演,而是用时间争取生命的实战。”该校副校长赵仕坤表示,将针对楼梯拥堵点等问题,逐一改进方案,形成“一次演练,终身受益”的安全教育机制。
此外,在当天活动现场,通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涪阳镇综合应急中队、民兵应急分队还联合开展队伍集结、火灾扑救联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
同时,还设立咨询台和宣传展板,向现场群众和学生讲解应急救护、消防安全、地质灾害等防灾知识,帮助大家进一步掌握应急处置、自救互救等相关技能。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防灾减灾系列宣传活动,全社会动员,排查身边灾害隐患,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的技能,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通江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李全福说。
(受访单位供图)
-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