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加快培育文化产业

2014-04-17 09:02:52来源:巴中日报编辑:李正勇

“那些蜿蜒在南江大山深处的米仓古道,是南江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南江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瑰宝。”2012年3月17日,参加米仓古道实地考察的文物专家刘继尧说。

据查,米仓古道于夏末商初由巴人开通,北起陕西汉中,南至巴中,因穿越米仓山而得名,与金牛道、荔枝道并称三大古蜀道,其中南江境内分布众多。米仓古道既是一条历史通道,也是一条军事通道,更是一条文化通道。

近年来,南江县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围绕米仓古道充分传承文化精神、培育文化产业、挖掘文化价值,突出“历史”和“生态”两大特色发展旅游产业,将米仓古道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深度融合,将文化强县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米仓古道的挖掘与保护

2012年3月6日至17日,四川省考古院组织38名全国知名专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东北亚联络官,对米仓道进行了实地考察。专家们一致认为:米仓古道是古代中原通往巴蜀的重要交通路线。

2012年5月,南江县组织7名专家,历时19天,对境内米仓古道上的关隘、驿站、道路、碑刻等进行全面踏勘和拍摄,撰写调研报告,制作纪录片《探佚米仓道》,为米仓古道的保护和申遗提供最基础、最完善的参考资料。

2012年10月21日至24日,全国政协蜀道文化线路保护和申遗专题调研组成员、蜀道文化领域专家学者30余人,对米仓古道进行实地考察,并对米仓古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做了专题调研。使米仓古道上重要的历史遗存和珍贵文物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得到充分展现。

“通过考古调研,南江县的米仓古道主要集中于阳八台古人类遗址、断渠人类遗址、蒲涧太子洞、佛石坝道佛合龛、皇柏林古道遗址、官仓坪、米仓关等地。”南江县文广新局局长符忠说,“我们在发掘的同时,十分注重对米仓古道加强保护。我们采取了许多现场保护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民众保护意识。”

古道文化的展示与推广

为深入挖掘和大力宣传厚重的米仓古道文化,南江县以米仓古道为主线,围绕古道寻踪、农耕文化、百工技艺、传统遗韵四大板块,建成了南江县第一个米仓古道文化全面展示平台--米仓古道文化陈列馆。

古道文化陈列馆分为寻踪米仓道、巴山游击队、历史古文物三个展览厅,展出了南江境内各地米仓古道的风貌、境内悠久的农耕文化和百工技艺,全面宣传米仓古道的历史,展示米仓古道文化的鲜明特色。

南江县文物管理局副局长郭国良说:“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对米仓古道文化进行不遗余力的宣传,为文化的传承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也是我们坚持保护性开发的重要环节。”

南江县充分利用红叶节等重大活动,展演《米仓古道》、《板楯神韵》、《光雾山寻梦》等文艺节目,向广大游客宣传米仓古道文化;制作大量《千年米仓道》的展板和宣传折页,向广大群众宣传米仓古道的保护与开发情况;收集国内考古专家现场踏勘米仓古道的考察报告,编撰了《米仓神韵》,明确米仓古道文化的定位;广泛征集反映南江发展历史的珍贵照片,编印《南江老照片》,多渠道感受丰富的米仓古道文化;组织县内专家编印了《图说米仓道》画册,从众话古道、古道寻踪、古道沧桑、古道风韵、古道新颜五个方面展示了米仓古道文化的丰富内涵。

文化产业的培育与壮大

近年来,南江县严格按照全市“一城三带两集群”的文化产业布局,始终坚持“率先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广泛开展文化活动”的工作思路,以米仓古道为龙头,以县城和光雾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重点,着力打造历史文化产业带、红色文化产业带、旅游文化产业带,加快建设米仓古道文化产业园区,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深度融合。

符忠告诉记者:“我们在产业培育上突出‘历史文化’和‘生态文化’两大特色。一是坚持以米仓古道为龙头,深入挖掘断渠、阳八台、蜀门秦关、牟阳故城等文化资源,构建‘穿越蜀道、走进米仓’的历史文化精品大道。二是坚持以光雾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载体,打好生态牌,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南江县文化产业在区域布局上突出南江县城和光雾山景区两大板块。其中,在朝阳新区,建设集州古街,展示古街文化。在红塔新区,建设影剧院,展演米仓古道文化;建设红塔森林公园,体验米仓古道。在断渠片区,依托断渠公园,建设米仓古道体验园、古人类遗址保护区、龙华寺佛教文化区,着力打造旅游集散中心。在光雾山景区,建好了截贤驿、蜀门秦关、牟阳故城、巴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恢复建设了官仓坪、古栈道等文化设施,打造精品景点,实现了文化旅游业的跨越发展。

随着南江依托米仓古道培育的文化产业的纵深发展,今年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一是继续建设红塔公园。计划2014年-2015年投资2亿元,建设休闲道路、观景亭和文化娱乐设施。2014年投资6000万元,完成园区道路建设40%、景观建设20%。二是推进断渠片区改造。全力抓好拆迁安置,顺利完成1.06万平方米房屋拆迁,着力打造以文化体验佛教寺庙、文化创意和旅游接待为核心的产业园区。三是积极招商引资。在光雾山镇桃园寺建设佛教文化产业园区,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记者潘嘉文)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