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就业局支部:“五个+”助力易迁群众就业增收

2021-11-22 14:24:3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徐浩程

冉婷 巴中频道 谭裕骑

今年来,为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纵深开展,南江县就业局以易迁群众就业创业增收为抓手,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精准施策,服务全县3.1085万名易迁群众,促进易迁劳动力就业增收。

企业+项目,就近就业空间大

依托资源禀赋和地域优势,鼓励支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就业扶贫车间3个,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16人,搬迁劳动力就业10人。加强对重点企业用工需求统计监测和余缺调剂,鼓励重点企业优先招用易迁劳动力就业63人。引导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统筹安排一定的岗位吸纳搬迁劳动力就业53人。

产业+融资,创业带动效果佳

引导脱贫人口抓住成渝地区农产品供给地机遇,发展生态种植养殖、电子商务等项目,成功帮助20名脱贫劳动力创业。依托公山镇卫星村、大河镇芭蕉溪村等7个国家农业产业园,鼓励返乡创业,帮助210名脱贫人口实现就业创业。将脱贫人口纳入创业服务重点对象,开展创业服务96人次,落实创业担保贷款2470.7万元,扶持大学生和脱贫劳动力成功创业35人。

协作+专场,劳务输出数量多

依托东西部劳务协作、川渝劳务协作、成巴劳务协作加强信息交流,收集用工信息5200条,岗位15230个。建立“就业需求、岗位供给”两张清单,通过专场招聘活动,促进人岗精准对接,全年举办专场招聘活动31场次,引导搬迁群众外出就业12000人。大力培育劳务品牌,借助品牌效应扩大劳务输出规模,高质量输送2190人转移就业。

项目+培训,技能提升实效强

通过“送训上门”“培训专班”“以工代训”等方式,大力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培训3483人。围绕“光雾阿姨”“南江建工”等劳务品牌打造一批特色培训项目,提高本土技能人才技能水平1323人。鼓励采取“项目制”方式,有针对性的定制培训项目25个,激发搬迁劳动力410人积极参训,提升了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平台+服务,就业服务延展好

坚持一村一就业服务站点,优先在就业帮扶示范村和200人以上的安置点建设就业创业服务点,配备专职就业创业协理员,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在杨坝镇杨坝社区安置点,探索了“三园一站”就业服务模式,打通了易迁群众就业增收最后一公里。根据乡村治理需要,统筹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全年兜底安置易迁群众983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