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江:尾矿变良田,生态修复显成效

2023-12-06 11:21:07来源:川观新闻编辑:殷鹏

孙琴琴 刘晓龙 川观新闻记者 陈秋吉

12月4日,在巴中市南江县桥亭镇竹坝村,只见一大片绿油油的包菜长势喜人,十余名村民正在地里锄草施肥,进行管护工作。很难想象,在5年前,这片绿油油的田地仅仅是南江县竹坝铁矿有限公司存放铁矿矿渣的库区。

村民们正在管护包菜

据了解,南江县竹坝矿业有限公司是南江县的重点工业企业,由于长期生产,尾矿废料堆集占地200多亩。过去,由于矿产资源开发需要,设置了尾矿区,达到承载力之后,按程序进行关闭,就成为了废弃的尾矿库。

“以前这里就是两个小山沟,在作为矿山企业尾矿库后,通过日积月累的堆积,使这一块地平面上升了一百多米,变成了一个堆积平地。”竹坝村副主任文绍兴介绍说。

转变发生在2018年,根据国家、省、市的相关要求,南江县率先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将废弃的尾矿库进行了复垦再利用,经过5年多的不懈努力,原来的尾矿库如今已变成了良田。

村民们正在管护包菜

“我们先后采取了矿渣清运、污染治理、削坡整形、土地平整、土壤培肥,新建蓄水池、灌溉沟渠、生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等系列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将原来闲置废弃的尾矿库复垦为可耕种的耕地。”南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岳伟说,通过实施项目,既修复了生态环境、又新增了耕地、还带动了村民致富,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转化。

尾矿库的修复治理,不仅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助推了经济发展,实现了带动致富。“修复后,村上总共增加了102亩土地,这个地一年要种两季,春天种玉米,秋天种蔬菜,整个全年经济效益能够达到30万左右,辐射带动全村种植蔬菜600余亩,能够带动全村40余人就业务工。”文绍兴说,同时通过种植包菜、白菜、蒜薹等高山蔬菜200余亩,带动周边种植1000余亩。

“这里复垦后就成了蔬菜基地,我们不仅可以在这里务工,更是在村集体的带动下,自己也发展起了蔬菜种植,并与村集体一起捆绑销售,每年收入有两万块钱左右。”村民赵和平笑呵呵地说。

据了解,从2010年至今,南江县共实施8个矿山恢复治理项目,投资约6000万元,通过栽树、种草、地灾治理、土地复垦等工程措施,修复治理面约260公顷。“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矿山生态治理,修复大地‘伤疤’,还自然‘一抹青绿’。”岳伟表示。

(本文图片由南江县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