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www.scol.com.cn (2018-11-08 14:51:18) 来源:巴中日报
编辑:高启龙  

   今年国庆期间,家住平昌县粉壁乡火花村的殷先福夫妇特别开心:搬进了新居;在成都工作的儿子一家也回来“旅游”了。

    殷先福家能搬进新房,得益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近年来,平昌县坚持“以城带乡”统筹理念,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流转到城市,收益反哺农村,农民住新房、农业增效益、农村得发展,走出一条脱贫攻坚新路子。

   李帜 贾军

  改善住所
  破旧土坯房换"别墅"

    “屋是土坯房,柴草围着墙;人畜挨到住,四周臭气扬。”聊起曾经的住所,66岁的殷先福拈出了这“顺口溜”。

    “顺口溜”是当时生活条件的写照,更道出了曾经平昌农村住居的现实。地处秦巴连片贫困山区的平昌,2015年底,全县有农村土坯房和D级危房10.9万户,要全面脱贫摘帽、同步小康,住房问题成了最大短板。土坯房和D级危房改造势在必行,可面宽量大的改造需要大量资金,这资金从哪里来呢?

    “我们找到了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这把‘金钥匙’!”平昌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何光明说。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用地指标需求大幅提升,平昌县通过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改造农村旧房,将节省的用地指标流转到城市,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变资源为资本,破解乡村发展资金“瓶颈”。该县规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80个,改造8万户危旧土坯房,概算总投资40亿元,挂钩周转指标2.97万亩,预计节约城镇建新指标1.87万亩。今年招商引资引进企业10家,投资25亿元实施挂钩项目56个。截至目前,全县已产生周转指标1800亩并全部交易,交易总价4.5亿元。

    “项目的实施,最受益的还是我们老百姓。”正装修新房的火花村村民王显述说。他家的新房是125平方米的小楼,基本上自己没有掏钱就住上了这一栋“乡间别墅”。同王显述家一样,受益于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不花钱或花少量的钱,平昌已有10987家农户搬离了破旧土坯房,住上了新房。

  撬动产业
  零散荒芜地变“园区”

    10月31日,清晨的薄雾中,茂盛的花椒树显得格外青翠,给昔日的荒山头铺上绿毡,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椒香……火花村花椒产业园占地1700余亩,是一位名叫谭长清的业主的创业项目,村子里还有另两位业主建立了1240亩花椒产业园、300亩的蜜桃产业园。

    “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搬离零散的农户,并适当聚居,土地归了整,可规模发展。”谭长清称,这是他选择到火花村创业的主要因素。

    在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中,平昌县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力、群众主体”的推进机制,调动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主观能动性,

    “拆旧复垦”拆除大量年久失修无法居住的房屋,适当聚居搬离零散住户,配套土地整理项目,成片推进、整体打造,零散荒芜地归整成片,逐步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产业难以发展的问题,推动土地集中经营,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撬动大量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增强农业效益。

    目前,平昌县已流转土地27.1万亩,发展花椒、茶叶、生态养殖加乡村旅游“3+1”农业特色产业。仅今年1-8月,回引农民工创业创办农业产业经济实体95家。

  提升服务
  偏僻自然村成"社区"

    做午饭了,76岁的五保老人陈大荣才发现盐吃完了,出门走50多米,她到村里的“微超”买到了盐,“搬在一块住,生活就是方便。”

    陈大荣所在的火花村聚居点聚集了村民49户,大都是因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拆旧复垦”搬迁而来。平昌县在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中,处理好拆旧与建新、建新与节地、用地与保护三重关系,采取政策管理、协议约束、补助激励等多种办法,促进拆旧建新、退腾低效闲置用地。项目区的新居适度集中,聚居点选址统筹规划,节约用地、标准管控,尽可能使用未利用地,目前已经建成聚居点97个。

    适度聚居,有利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平昌县在聚居点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路、水、电、网络及购物小超、农家书屋、村卫生室等一应俱全,打造为农村新型社区方,方便了群众,增强了农村吸引力。10月13日,正在门前小菜园摘菜的殷先福老伴满是笑意:“以前孙子说的是,‘奶奶,再也不回您这老家了’,现在成都土生土长的媳妇说的是,‘妈,节假日旅游就回咱老家里来了哈’。”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